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深合區宣講輸內地澳門製造食品便利措施
  • 鄰地登革熱麻疹趨增 當局籲外遊提防
  • 3校21學生集體流感
  • 澳大辦兩會精神分享會
  • 新花園泳池下週一起向公眾開放
  • 黃潔貞倡提高涉未成年人性犯罪刑罰
  • 1-2月錄83釣魚短訊騙案失155萬
  • 賀一誠:續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
  • 宋永華:可從各層面推行AI教育
  • 【MIECF】論壇探討金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 【MIECF】展商冀拓展中葡及大灣區市場
  • 【MIECF】機電工程師學會展出綠色技術
  • 【MIECF】本澳公司推免裝充電樁減申請手續
  • 中國停徵澳洲葡萄酒反傾銷反補貼稅
  • 內地北方多地受沙塵天氣影響
  • 韓國首爾巴士司機結束罷工 加薪4.48%
  • 市政署:日均2千7生鮮雞供澳
  • 三人籃球亞洲盃:澳門女子隊資格賽兩戰全敗出局
  • 珠海料大橋口岸明後日現入境高峰
  • 旅局料復活節旅客增 多舉措拓客

國產飛機「出海」有待技術積累與市場檢驗

2015-11-04 00:00
【新華社天津電(記者毛振華)】飛機的製造與出口是證明一國機械裝備製造實力最具說服力的產品之一。剛剛下線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收到了來自美國、德國等21家客戶的500多架訂單,製造實力初步得到認可。
由於在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上尚不具備絕對實力,選擇小型航空公司作為客戶反而易增加事故發生率,進而影響到飛機品牌形象。國產飛機“出海”還有待技術實力積累與國內市場檢驗。
隨著中國高鐵、船舶、大型水電設備等頻頻贏得國際口碑,中國各界對於國產飛機“走出去”寄予厚望。
“C919從‘殼’到‘芯’,從零件到部段,都有國內供應商的參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壯龍表示。
2日剛剛下線的C919是中國繼運10後,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二款國產大型客機,是中國參與國際寬體大型客機市場競爭的重要產品,目前已擁有來自國內外用戶訂單500逾架,其中包括美國通用電氣租賃等國際客戶。
此前,中國首次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支線客機ARJ21,研製過程採取國際合作模式,使用大量國際成熟先進技術和機載系統,但許多系統零部件、產品則是在中國生產製造。目前已獲得近300架訂單,客戶包括來自剛果共和國、印尼及老撾等國的國際客戶。
在與剛果(布)的訂單簽約儀式上,其交通部長羅德夫·阿達達表示,剛果(布)航空運輸需求逐年增加,ARJ21飛機採用國際先進的設計標準,具有廣泛的市場適應性和卓越的航程覆蓋能力,適合在非洲地區運營。
中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新舟系列飛機在支線領域同樣擁有廣闊的市場,先後有津巴布韋、剛果(布)、贊比亞、老撾、印尼、菲律賓等國的航空公司簽訂購買新舟60飛機的合同。
除國產大飛機,中國直升機憑藉獨特的高原適應性以及性價比優勢,在國際上也享有不錯的口碑及良好的銷售業績。作為其中的佼佼者,AC312系列直升機不僅是國內市場上佔有率最高的國產直升機,同時還向馬利、肯尼亞、贊比亞等10餘個國家及地區出口了50餘架機,未來市場意向可達90架機左右。
然而,國產飛機“出海”並非一帆風順。國產飛機的發展首先面臨的是來自空客、波音等國際巨頭的強有力競爭。
“2014年空客直升機在中國的銷售業績僅次於美國。中國市場空間巨大,未來年銷量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空客直升機公司總裁傅裏說。
業內人士認為,來自直升機領域的競爭只是飛機行業競爭的一個縮影。空客、波音等國際廠商經過多年的發展,不但具備了強大、成熟的飛機生產製造能力,而且在地面服務、融資租賃、維修保養等全產業鏈上具有深厚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它們同全球的眾多航空公司保持了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係。
“沒有航空公司願意承擔使用新機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選擇小型航空公司作為客戶,在飛行人員、維修保障、機場環境等各方面的欠缺,反而可能增加事故的發生率,進而影響飛機的品牌。”業內人士透露。
作為產品實力的印證及市場拓展的需要,國產飛機出口勢在必行。繼續加強技術研發是國產飛機得到國際市場認可的關鍵所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總經理餘楓向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區域沿線近70個國家,覆蓋人口超過40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未來包括直升機在內的飛機需求潛力巨大。
“在‘一帶一路’的寬闊舞臺上,通過互聯互通,實現產能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餘楓說,通過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互聯互通,實現飛機產業鏈之間的橫向合作,可以充分盤活“一帶一路”範圍內的飛機產業優勢資源。
在出口的同時,開拓國內市場也極為重要。業內人士認為,開拓國內市場不但可為國產飛機贏得良好口碑,而且可以在運行、維修、保養等方面積累大量經驗,從而提高國產飛機的海外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