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筆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澳門文學獎」,昨日在教科文中心舉行頒獎禮。是次比賽共收集作品二百零九份,包括小說組、散文組、新詩組及戲劇組,大會認為本屆參賽作品題材豐富、文筆流暢,質量俱佳。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活動上表示,從「澳門文學獎」設立開始,它一直是澳門文學發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澳門社會變遷的見證者。澳門現正處於深刻轉型和調整的關鍵時期,在這個變幻的時代,從文學創作的角度看,為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題材。
他又稱,在這個變革的大時代,既要留住小城昔日獨特的溫情,更要藉著深刻轉型和調整的契機,重新認識我們家園,重新規劃和展現對未來的期盼。他呼籲澳門的文學創作者更好地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現實生活題材,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讓它在不同文化體之間流動、溝通,使澳門文學的內涵更形豐富,表現方式更生動形象,令其影響力傳播遠方。
經各評判的綜合評審,小說組、散文組和新詩組分別選出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優異獎各五名,戲劇組評選出亞軍一名及優異獎三名。小說組、散文組和新詩組的冠軍作品,分別為黃春年〈河馬史詩〉、姚京明〈鏡海戀歌〉、李潤霖〈廢鐵紙皮對話錄〉、以及戲劇組亞軍馬慧妍〈觀自在菩薩〉。
出席活動的嘉賓尚包括澳門筆會會長李觀鼎,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黎振強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