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從灣仔口岸停用倒逼興建河底隧道說起

2016-01-20 05:25
  在珠海市政協八屆第五次會議召開前夕,已經使用二十四年的珠海灣仔口岸臨時聯檢棚被鑒定為危房暫停使用,因而成為出席珠海市政協會議的澳區委員熱議的話題。澳門委員黃健中建議,籍此契機建設珠澳河底隧道。他指出,由於珠海過關澳門人數增長明顯,如果澳門和灣仔能通過河底隧道相連,可以極大減輕拱北口岸目前的通關壓力。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也認同此建議,指出只靠船來分流客流的作用不是很大,平均一天才二千人,因為船的班次受限制;而且,現在口岸通關能力也是受限制的,如果說建隧道的話,人行隧道就讓旅客、澳門居民通行,就不用受船的班次的限制。而且灣仔河底隧道的建設,將促進珠海灣仔、澳門內港人員往來,帶動兩地的經濟發展。
  珠海灣仔口岸位於珠海西南面的前山河出海口,距拱北口岸二點五公里。與澳門一水之隔、水面距離僅約三百米的灣仔口岸是由珠澳邊境貿易逐步發展起來的國家一類口岸,一九八四年經國務院確定為對外開放口岸,是珠海最早設立的兩個對外口岸之一。灣仔口岸原址為灣仔避風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式遷移至現在所在位置。口岸的建築當時就定位為臨時聯檢棚,並計劃在旁邊不遠處興建永久性口岸建築,但後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正式開建。
  據瞭解,灣仔輪渡客運口岸臨時聯檢棚已超限使用多年,近日經珠海市房屋安全鑑定所鑑定,其安全性等級為Dsu級(即安全性嚴重不符合現行標準規範要求),已不適宜繼續超限使用。經珠海市政府會商拱北海關、珠海邊檢總站、珠海檢驗檢疫局、珠海海事局研究,並請示中國國家口岸辦、廣東省口岸辦,為確保通關旅客人身安全,避免發生意外事故,決定自二零一六年一月十七日起,灣仔口岸暫時停止使用,恢復正常使用時間待定。
  儘管珠海灣仔與澳門內港之間的客船班次不多,但其所起到的分流作用是明顯的。雖然中午有休息,但每天也可以二千多人次,春節前後更是近萬人次,去年全年達八十萬人次。而且為澳門新馬路西端的舊市區,包括「十六浦」酒店等,帶來了人流。現在停止運行,當然對澳門內港一帶商號的生意會有影響。尤其是對經營該航線的珠海市珠澳輪渡公司而言,停航對該公司的影響甚大,該公司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四年才新添置了三艘新船,現在灣仔口岸停用,等於是讓該公司停業,損失巨大。
  但珠海市的決定無錯。尤其是在近年內地各地各種工業安全意外事故頻傳,從天津港危險品倉庫大爆炸,到深圳被定性為人禍的納土場崩塌,一宗比一宗觸目驚心的情況下,倘灣仔碼頭的臨時設施倒塌,其負面影響就將更為嚴重。因為使用該碼頭的,不但有內地居民,也有港澳和台灣居民,倘發生意外就是屬於涉外事故,其影響就將更大,比受害者單純是內地居民的天津港爆炸和深圳納土場泥石流更要嚴重,「國際影響」更大。
  或許,灣仔碼頭因殘舊停用,反而是壞事變好事,形成倒逼機制,促使澳門與珠海相關部門,重視內港與灣仔之間河底隧道建設項目,不能再拖了。實際上,這個項目已經渲嚷了好幾年,但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據相關資料顯示,澳門特區政府最近還委託顧問公司就此項目進行可行性硏究,認為在澳門媽閣至珠海灣仔之間興建河底隧道,除了是可配合內港至媽閣一帶的商業及旅遊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也可強化該區的口岸功能,分流部分出入境的旅客,避免往來珠澳兩地的旅客過份集中於關閘口岸。因此,政府對可行性硏究的要求也包括區內的交通規劃、上岸點交通接駁的安排(如巴士站、的士站等),也希望能合兩岸客船運輸的元素,做到陸運、航運相互協調。在上岸點的問題上,當局取態開放,如果條件許可,起到最好的分流作用,不排除在內港之外多設一個上岸點。
  相關商業機構對此計劃抱持歡迎態度,如「澳博」董事蘇樹輝就表示,歡迎特區政府帶頭推動「一河兩岸」發展,並希望有關硏究報吿出臺能確立「一河兩岸」的發展方向。由於澳門土地資源有限,若能與珠海合作,以珠海作為澳門後花園,將更能擴闊澳門的發展空間。當然對「澳博」而言,也能有利於「十六浦」的擴建工程,因而「澳博已因應「一河兩岸」的發展規劃,調整了「十六浦」的工程圖則。
  其實,在濠江河道興建河底隧道,早就有此構思。三十多年前,為因應南海石油基地的建設,香港某財團就構思,在灣仔興建後勤基地,然後在灣仔與媽閣之間建橋或隧道,將兩地連結起來,方便在南海石油基地工作的外國專家,在休假時來澳遊遊及休假。當時內地居民來澳旅遊沒有現在那麼方便,因而該計劃主要是針對外國專家。但後來由於珠江口的石油開發改變計劃,因而該後勤基地計劃連同灣仔與澳門之間的橋樑或隧道計劃,就被擱置下來,一直是「泥牛入海無消息」。否則說不好,現在就無需受灣仔口岸臨時聯檢棚的影響了。
  其實,在灣仔與內港之間興建隧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澳門居民也可到十字門商務區的劇院觀看演出,或參觀會展項目。現在,澳門舉辦的國際音樂節等活動,就有不少珠海、中山等地的戲迷專程來澳門觀看,這是有利於兩地的文化化交流的。
  現在該計劃遇到甚麼障礙,不得而知,反正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是沒有「雨點」。倘能盡快決定興建並完成工程,就不但是具有上述的好處,而且也可引流更多的內地僱員,在珠海住宿,並在此過關,甚至是二十四小時通關。這就可減輕澳門的房租壓力。
  受「粵澳新通道」的口岸檢查將是採用「合作檢查,一次放行」方式的啟發,未來的河底隧道口岸聯檢程式,也可採用「合作檢查,一次放行」的方式。而且由於澳門內港這邊已無土地,灣仔這邊的土地資源較多,或可參考「深港西部通道」,針對香港方面沒有土地,就將香港的口岸安置在深圳的土地上,這就為實行「一地兩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全國人大常委會也作出一個專門決定,授權香港特區有關執法人員在深圳灣口岸邊檢,執行香港特區的出入境管理制度,,並為方便管理,整條深圳灣公路大橋——包括地理上屬中國大陸的部份——皆交由香港管理。因此,河底隧道也可將澳門口岸搬到灣仔去,實行與珠海的口岸「一地兩檢」,或是「聯合檢查,一次放行]。至於隧道,就由澳門方面管理。當然,隧道和口岸的興建費用,及開通後的運行維護費用,就應像「粵澳新通道」那樣,由澳門方面承擔。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