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聚合新聞
新聞
  • 關於2023全澳殘疾人士運動日活動相關事宜的聲明
  • 澳大研發載藥巨噬細胞機器人治急性肺炎
  • 衛生局接獲4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 本澳昨(20)日沒有新增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隔離治療設施 及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離世個案
  • 《澳門醫學雜誌》今(21)日起開始徵稿
  • 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就職
  • 冼星海紀念館3月23日暫停對外開放
  • 《藝匠神工》新書發佈會圓滿舉行
  • 二零二二年度所得補充稅及職業稅收益申報書 遞交期限至三月三十一日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就美國國務院“2022年度國別人權報告”涉澳門特區內容的回應
  • 澳大邀李小加談滴灌通澳交所帶來的機遇
  • 澳門理工大學舉辦“澳門與大灣區的歷史形成:獨特貿易體系的文化投影”講座
  • 澳琴赴馬來西亞開展招商推介,與海外投資者共商發展機遇
  • 澳時裝新秀投入大灣區時尚融合
  • 【多舉並措助就業】勞工局多方位協助青年就業
  • “世界水日”海事及水務局籲全民節水挑戰
  • 第七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圓滿結束
  • 2,109個澳門私家車往來港澳個人常規配額排序名單公佈
  • 基本電視頻道的調整安排
  • 衛生局接獲5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全澳第一批不動產評定》舉行最後一場公眾諮詢會

2016-01-23 19:30

《全澳第一批不動產評定》第三場公眾諮詢會。
為有效保護本澳具重要文化價值而未列入“文物清單”的不動產資源,文化局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定,對首批共十個不動產項目啟動評定程序,並於本月舉行了三場公眾諮詢會,共二百多人出席,與會者均積極建言,交流互動良好。
今天(一月二十三日)舉行的第三場公眾諮詢會共有近五十位市民參與,由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及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崔貞貞出席,介紹評定工作的背景、依據及諮詢文本內容,聽取公眾意見。諮詢會上有市民就部份待評定不動產項目的文化價值和保存狀況提出意見,亦有市民關注被評定的不動產之所有人的權利和責任問題,皆具參考價值。吳衛鳴表示,該十項不動產仍在待評定階段,而自《文化遺產保護法》於二零一四年三月生效後,文化局得以運用相應機制處理不同具歷史價值建築物的個別情況,有效保護澳門的文化遺產,當中市民的討論及參與,正是《文遺法》意義之一。同時,諮詢會的舉行有助各方客觀溝通,亦為市民提供深入了解《文遺法》的機會。
《全澳第一批不動產評定》的十個不動產項目分別為:雀仔園福德祠(澳門馬大臣街與羅憲新街交界的一幅土地)、福德祠(澳門大碼頭街)、福德祠(澳門石牆街三十四號)、福德祠(澳門河邊新街一百三十一號)、城牆遺跡(近加思欄馬路一段;近若憲馬路一段;近西望洋聖堂一段)、亞利鴉架街二十八號房屋、中西藥局舊址(澳門草堆街八十號)、葉挺將軍故居(澳門賈伯樂提督街七十六號)、市政牧場舊址及市政狗房、西墳馬路六號房屋(藍屋仔,澳門西墳馬路六號及區華利街九號)。
公開諮詢期至二月二十五日,歡迎市民通過郵寄、傳真、電郵、網頁或親臨等方式提供相關意見。諮詢文本可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文化局轄下圖書館及政府資訊中心索取,或於文化局專題網頁下載。詳情可參閱諮詢文本或於網上瀏覽www.macauheritage.net/survey/CBIM。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文化局二八三六六八六六或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查詢。

政府消息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