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陳德勝:社區醫療遇瓶頸

2016-02-17 06:30

醫療中心深入至黑沙環及筷子基

民衆醫護人員為街坊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政府增聘人手公私機構資源失衡

    陳德勝:社區醫療遇瓶頸

    本澳醫療發展滯後多年,公私營醫療機構同樣面臨人手緊張。政府去年一月底開始實施新的四級分流措施,政府透過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將非緊急的病人分流到社區,對緩解公營醫院的看病壓力確有一定幫助,但亦增加社區醫療機構的運營壓力,醫務人員普遍感受薪酬與工作壓力的不平衡,民衆建澳的兩間診所亦不例外。

    服務增四成感壓力

    因社區街坊相熟,去年初政府實行醫療分流計劃,民衆建澳兩間診所也被納入到合作實體。措施實行兩個月後,服務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約四成。當中不乏公務員家屬、輕微病徵者及長期病患者等,多為“原居就醫”,顯示社區醫療機構在緩解就醫難問題上,確實起很大作用。

    與此同時,政府又大量招聘醫護人手,薪酬福利相若都較高,吸引許多社區醫療機構人士報考,對社服機構醫護人資造成太大衝擊,影響到原有服務質素。民衆建澳理事長陳德勝表示,「民衆醫療中心」原本醫護人手已經不足,加上現時工作量倍翻,以致前線醫護人員倍感壓力。

    直津前線穩定人資

    陳德勝稱,政府計劃增聘五百多名醫護人員,令其他社團醫療機構面臨極大的衝擊,因民間的薪酬待遇遠遠不及政府,各醫療機構都要面對人員流失的隱憂。“民衆醫療中心”現時延長診斷服務,醫生需要輪班,時間、工作上實與醫院急症室差別不大,但薪金卻相差一截,已有兩名醫生工作不足一月就已經請辭。

    他認為,長遠下去並非好事,影響到社區醫療機構運作,直接對社區醫療服務質素產生影響,削弱社區醫療理念的價值,建議政府參考社服人員津助制度,以直津的方式資助前線醫務人員,以穩定人資,分擔政府工作,服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