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不忍放開的手——三年的小小「太空人」生活

2016-03-04 11:18

用旅遊簽證來回菲澳兩地,每年花上萬元機票費,子女一年最多只有八個月可以在Patricia身邊。

三年下來,兒子Alex很快便用完一本護照。
在國內的偏鄉或大量輸出勞動力的東南亞國家,「留守兒童」問題嚴重,近年已有不少媒體關注。而在富裕、倚靠大量外來勞動力的澳門,近年政府收緊了外僱家庭成員暫時逗留的申請門檻,為了不想錯過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有台灣媽媽毅然決定舉家搬到珠海,只為周末能讓孩子多見爸爸幾面;有菲籍小孩卡在制度的狹縫中,長時間過著「太空人」的生活,徘徊在澳菲兩地,無法正常上學……我們的記者走訪了三個不同的外僱家庭,當中有藍領也有白領,了解這些家庭的狀況和面對的困境。
失諸交臂的機會
「有次他(兒子)和我視訊,問我什麽時候回來。聊到一半,他說媽咪我要先離開一下,大約十多分鐘之後才回來,他說媽咪我不行,我剛才哭了眼淚停不下來⋯⋯」在快餐店一隅,即使一對寶貝兒女就坐在旁邊,Patricia說著說著不由得眼泛淚光。近三年來,Patricia一家都過著有如香港移民家庭常見的「太空人」生活,一年多次來回澳門和菲律賓兩地,但角色換轉,飛來飛去的「太空人」並不是大人,而是一對年幼的子女。
能說流利英文,Patricia原本在菲律賓擔任幼兒教育大學講師,本身兼具護理碩士學位。雖然家在菲國,但家人早年已定居澳門,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和健康有問題的弟弟,二○一二年她決定和丈夫帶著剛出生的女兒還有九歲大的兒子移居澳門,一路走來沒想到前路是崎嶇滿途。沒有身份證,無法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跟很多同鄉一樣,Patricia放下教鞭拿起拖把,申請來澳門做家傭,月薪4千澳門元,比菲律賓很多專業人士的薪水還要高。到夫婦倆都找到工作,沒想到澳門的出入境條例已改變。 
三年的堅持   
「當時是2012年7月,出入境事務廳的職員跟我說只要孩子先出境,一個月後再入境就可以辦理聯名的逗留簽證了。」一個月後,當她帶著孩子再次申請,收到的卻是晴天霹靂的消息,「他們說對不起,8月1日起政策改了,所有家傭的藍卡都不能辦理孩子的聯名簽證,所以不行。但法規怎能話變就變?我真的不明白,我只是想孩子能安穩地在這裡讀書,一家人能夠一起生活…….」就差那一點點時間,Patricia重複說了好幾次「我真的不明白」,失落又無奈的神情,在這位母親的臉上久久不能散去。
被卡在中間的還有全家人的命運,Patricia說自己已辭去菲律賓的教職,是走或留,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在家鄉,親眼見過不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陪伴導致性格扭曲,她的童年也曾經歷父親長年不在身邊,這些都是她不願意在孩子身上重覆看到的。早年當她還在菲律賓工作的時候,就曾因為出國公幹兩個月,兒子變得非常情緒化,事後花了兩年時間才將孩子的性格調整回來,所以她堅持即使再艱難,都希望當在身邊撫養。
無法承擔的學費
當孩子的旅遊簽證快過期時,他們就要帶孩子出境回菲律賓一個月,之後再以旅遊簽證飛回澳門短暫團聚兩個月,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日子竟持續了三年。由於Patricia全家都已移居澳門,在菲律賓基本也沒有親戚,所以每次回去只能拜託朋友照顧孩子。每次要由親友帶同兩名子女來回菲澳兩地,一年來回飛數次,光是機票已花了數萬元,對一個外僱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另一個他們面對困境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初到澳門時,兒子Alex已處於入讀小學的年齡,由於只能以外籍學生的身份入讀私校,每學期的學費高達一萬六千元。丈夫Terry在酒店餐飲部工作才月入一萬,加上Patricia的四千月薪,一家四口每月的總收入一共才一萬四千元,高昂的學費對於外僱來說負擔太大了。但若能成功入學,孩子的學生簽證可延長至每次逗留澳門九十一天,只是他們真的負擔不了這筆費用,Patricia下班回家會親自教Alex,維持他學業的進度。三年來奔走兩地,每當Alex在菲律賓逗留時也會在家鄉的學校繼續上課。這樣斷斷續續的學習環境並沒有影響Alex的表現,反之Alex的表現非常優異,這三年來都是班上的前三名。Patricia說,「我不擔心他跟不上學校進度,他的表現一直很好,而我和Terry也相信他在澳門穩定上課的話,表現一定會更好。」
重新上路 
在訪談的過程中,Alex和一般的同年齡孩子相比成熟許多,不僅照顧一旁的妹妹,同時與父母間地互動也非常乖巧聽話。問及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是否很辛苦,他告訴記者最重要是一家人能夠在一起。Alex說他很喜歡澳門,每次回菲律賓時都很希望能夠快點回來。Patricia說Alex非常羨慕表哥表姐能夠一直留在澳門,而三歲的小女兒Bella,每次回到菲律賓時也常常會在視訊問Patricia:「媽咪你買機票了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去澳門?」   雖然舉家移居澳門出現了不少變數,但 Patricia說丈夫在澳門的發展很好,公司也安排了課程等讓他能夠提升技能,相信有再晉升的機會。她也計劃嘗試以護理的學歷申請另一個類別的工作証。目前也有在幫新加坡的一位博士做論文研究的資料搜索賺取外快,同時也向澳門在地的朋友學習粵語,為未來的工作機會裝備好自己,最終的心願也只是讓一家四口能安穩地在澳門生活。
根據菲律賓互助團體提供的資料,現時菲籍人士攜同孩子留澳工作有三種情況 : 一 父母早年來澳工作並已取得居留權,成為澳門永久居民,子女自然拿到身份證,可在本地接受教育,亦是最幸運的一類; 二 若父母持有技術性藍卡,子女可申請臨時逗留,亦可申請入讀收費較低廉的公立學校。當父母藍卡被取消,家庭成員的逗留許可亦會被廢止,要跟隨父母一併離開澳門; 三 若父母持有非技術性藍卡,子女不合資格申請來澳團聚,只可以旅客身份每次最多入境五十七天。若選擇童年中不停往返菲澳兩地,此類孩子亦無法接受正規學校教育。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