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安穩生活不等於一切 蘇嘉豪︰實現理想要趁早
  • 三戰立會誓蹚渾水? 林玉鳳︰我未做到,就要做多一次!
  • 只談口號沒結果 林宇滔:除了鬧,更需要解決問題
  • 創意應與在地文化結合 于國華:荔枝碗規劃需要共同討論
  • 考核不離地 創意雖好 亦需社區關懷
  • 活化船廠 學生點子多
  • 「警鐘長鳴」個案摘錄
  • 警員「知法犯法」令市民失信心 蘇嘉豪:警權缺乏外部監督及制衡
  • 警隊內部違法個案頻生 黃少澤:我們不怕揭醜 無監督無進步
  • 醫療開支透明度低 蘇文欣:易生貪腐
  • 轉載虐狗片段反被告 周庭希:事件對公民自由十分不利
  • 虐狗司警先告狀。歐安利︰警察應受人尊重而非令人害怕,蘇文欣:事件傳達不良訊息
  • 荔枝碗出品 旅遊塔木船長滿草 談錦全:荒廢很可惜
  • 仿製爺爺漁船 羅立文讚靚 陳逸鋒:望推廣漁民文化
  • 本地舊漁船 修復後成觀光明星 Bibito Herinque:澳門需保育海洋傳統
  • 其他澳門出品「明星船」(部分)
  • 續期手續繁瑣 恐免費醫療被削 腎友:望政府傾聽病人心聲
  • 蘇文欣:公開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蘇文欣:公開醫療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黃潔貞:設專科培訓 提升本地醫療水平

廚餘處理無難度 林宇滔︰只看政府做不做

2016-04-29 11:12

林宇滔︰廚餘回收要盡快實行,商業廚餘較易入手。

澳門沒有實行垃圾分類,所有垃圾都混在一起,最終送去焚化爐焚燒。

每日人均垃圾量比較

資料來源︰《環境統計2015》
澳門地方雖然細小,但垃圾生產量卻相當驚人。根據環保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4年澳門人均城市生活廢棄物量為1.97公斤,約是北京、上海等地的一倍或以上,更是臺北的近六倍。而2014年本澳垃圾焚化中心的平均處理量為每日約1253噸,較2013急增15.3%,環保局較早前亦承認,根據現時的垃圾增長速度,焚化爐可能提早在2020年之前飽和。為焚化爐「減壓」已成為目前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
廚餘一年回收量不及一日生產量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指出,澳門垃圾焚化中心的燃燒情況越來越不理想,有越來越多不適合燃燒的垃圾。其中廚餘就是一例,因為廚餘水份多,會影響焚化爐徹底燃燒垃圾,從而令其降解能力變差,令有毒物質增加,而且二噁英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亦會增加。林宇滔表示,本澳整體垃圾量中的35%為廚餘,即本澳每日產生的廚餘達440噸。政府近年雖然有推廣廚餘回收的宣傳試行計劃,在街市、學校、酒店等設置小型的廚餘處理機,但一年的回收量卻抵不過一日的生產量。
商業廚餘易入手
林宇滔指出,現時龐大的廚餘量中,超過一半是商業廚餘,亦即每日約有200噸。由於現時政府沒有要求食肆將廚餘分類,亦無指引和支援,食肆一般都只會將廚餘運到焚化爐去燃燒。近年澳門自助餐、任食放題等食肆大行其道,成為澳門旅遊文化的一大特色,吸引不少外媒報道。有飲食業人士指出,自助餐每日都會產生大量廚餘,因為就餐期間要一直補貨,擺設數量要夠多才夠體面。其實往往有三至四成食物會直接倒進垃圾筒。
林宇滔認為,要立即回收生活廚餘比較困難,因為要突然改變居民生活習慣並非易事,所以,廚餘回收由商業垃圾入手最簡單。只要去過韓國旅行,都會發現每張食肆的餐桌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器皿用來盛載廚餘,一個簡單的措施都可以有效將廚餘和食肆的其他垃圾分開。
澳門其實亦可以仿傚,只要政府推出一些鼓勵措施,例如食肆不用自行處理廚餘,由政府統一回收。這樣的話,食肆就可以節省運費,亦可即時為焚化爐減壓。林宇滔說︰「唔好話回收到百分百,就算收到一半就已經可以幫焚化爐減壓一成,再慢慢推廣,一日兩百噸的目標不難達到。之後再慢慢推廣到家居分類,成效可以很大。」
然而,政府現時一直聲稱沒有地方建大型的廚餘回收設施,所以只能不斷宣傳推廣,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待找到合適的土地再落實計劃。但林宇滔指出,廚餘回收設施其實不需要太大的土地,在現時垃圾焚化中心就可以加建。「問題不在於有無地,只係政府有無心去做。」
先將廚餘無害化
然而,澳門一個彈丸之地,將來生產出來的廚餘產品要如何消化呢?林宇滔說︰「廚餘產品的出路亦是一個問題,但係咪未搵到出路就完全唔處理呢?唔處理就令燃燒產生壓力,政府要用更多公帑,亦對環境造成污染。現時迫切需要做的是將廚餘無害化,之後的問題再集思廣益處理。變一樣可能有用的東西,總好過變成一樣必然污染既嘢。」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