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連鎖押店自零七年開始非法招攬他人高息存款後失去聯絡,押店近日關閉,司警至今共收到四十人報案,涉及金額五千七百多萬港元。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有關個案正由司法部門跟進,目前不方便公佈內情,需要瞭解案件是獨立個案或是典當業出現的普遍現象,當局會研究如何作出監管。
梁維特指出,目前典當業毋需領取行政牌照,有普通商業登記即可營運。現時沒有特別的監管部門及行政程序審批押店是否符合資格開業。當局會積極探討將來典當業需否按特別的行政程序領取牌照,視乎整體經濟結構及社會意見作出監管審批。
梁維特又提醒市民,所有收受公眾存款的行業,必須得到金管局的批准,領取銀行牌照。對於高息回報的行為,他表示市民需要瞭解清楚是存款或屬私人借貸,以及有否得到法律保障。
案情透露,兩名涉案男子於二零零七年開始在新口岸開設三至四家押店,過去多年,游說他人存款入旗下押店,又開出每月給予存款總額百分之一的利息吸引“存戶”。“存戶”存款額由十萬元至一千四百萬港元, “存戶”多年來每月均能按時收到利息。但至今年二月開始,有“存戶”因再收不到利息,之後發現涉案押店全部關閉,追數無門,懷疑受騙,本月中陸續向司警報案求助。司警至今合共收到四十人報案,其中兩名為內地人,其餘為本澳居民,涉及金額五千七百多萬港元,目前暫未有人被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