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汶川地震八周年:災難中成長的力量

2016-05-14 06:30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 胡敏)“現在祗要遇到地震,很多民眾可以根據震感的強弱,持續的時間,來辨別震級的強度。”12日,在成都市2016年地震應急綜合演練上,從事防震減災工作的李偉談到了民眾減災防災意識最直觀的變化。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經過去8年。8年來,人們在走出地震陰影的同時,也收穫由災難而生的減災防災智慧和力量。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此後每年的這個日子,四川省及成都市都會組織人員進行大規模地震應急演練,模擬指揮、救援、後勤保障等,涉及的場所涵蓋了社區、學校、醫院等。
當天,成都市地震應急綜合演練指揮部裡,聚集11個部門的負責人。14時28分,隨著警報聲拉響,各部門投入到了演練中。在演練現場學生、社區居民有序疏散,救援人員迅速集合到位,展開“營救”。在演練表上,每一項科目都是按分鐘逐次進行。
“災難真正發生時,每一秒鐘都是寶貴的。”李偉是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應急處處長,從事防震減災工作將近20年。他說,現在演練時指揮員已不像以前拿著話筒在現場喊,而是通過實時採集的視頻、語音等信號,在指揮部中有序指揮。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顧林生看來,當前中國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立體應急救援體系。
顧林生說,未來要讓減災防災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這其中對學生的教育非常重要。
中國自設立防災減災日後,相應的課程也進入許多中小學的課堂。一個月前,中新社記者走訪雅安市蘆山縣蘆陽鎮第二小學時發現,學生們的課程表上多了一門“減災課”。
“汶川特大地震之後,學校的教育取得了很大進步,過去小小地震,大家驚慌失措,現在鎮定如常。”顧林生說。
8年來,除應急體系建設、學校教育外,中國在減災防災技術層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2008年我在奧地利科學院從事物理研究工作,看到汶川地震的新聞畫面時,我就下定決心回國研發地震預警設備。”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于2008年回國,2010年研發出第一台地震預警傳感器,如今該所的預警系統已經出口到海地、尼泊爾等國家。
在王暾看來,過去8年,中國減災防災水平是每天進一小步,最終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