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平台
新聞
  • 願早日康復
  • 聚焦博彩
  • 夾心階層話題與藏在房子裡的和諧
  • 第二輪投資合作
  • 大賽車與澳門
  • 常識崩潰了
  • 葡萄牙的新業主
  • 一個仍然引發爭議的論壇
  • 不確定性原理和中國的微笑
  • 小心掉落軍備競賽的陷阱
  • 「優化」葡萄牙語教育
  • 粉紅色的管治
  • 葡語國家共同體著 重經濟和流動性
  • 信息系統改善營商環境
  • 中國以及不可預測的特朗普
  • 美國圈養的印第安人
  • 整體眼光
  • 是工廠還是購物中心
  • 佛得角大選
  • 尋找大型會展

投資銳減

2016-06-13 12:5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模式的轉變對全球貿易的影響有很大不確定性。

 

中國的投資節奏減慢是該國進口急劇放緩的主要因素,這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總結稱。近年來,人民幣堅挺造成中國出口銳減,其次造成原材料採購的減少,之後引發轉型和再出口。但仍很難評估按照中央政策的目標而推進的,由國內生產替代進口的趨勢對全球貿易的影響。

 

在《中國進口放緩的背後有什麼?》工作報告中, 作者Joong Shik Kang和Wei Liao認為,中國當前增長模式的轉變,即轉變為以消費為導向、植根國內市場的經濟,是對貿易平衡的持久貢獻,但仍不確定這對該國主要交易夥伴的影響。

 

「2015年,中國對全球貿易放緩的貢獻(按照商品進口數量衡量)非常大,這與2008 -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對貿易總額的積極影響形成鮮明的對比,對中國期望的下降令人擔憂」,這些作者表示,並提醒說,2000年至2014年間,世界貿易增長量的三分之一來源於該國的貢獻。

 

目前,中國與世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額佔這些國家貿易總額的超過四分之一。中國也是世界100多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合作夥伴,其貿易總額共佔全球GDP的80%。

 

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的蔓延一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份研究的目標。該組織最近一份研究力求通過對內部需求演化的計算,確定造成中國進口減少的主要因素。結論是,近兩年來,中國進口產品減少,40%至50%的原因應歸咎於中國經濟主體的投資削減。

 

另一方面,近幾十年來,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也是重要因素,中國進口原材料,在國土內加工,之後再出口。因此,造成進口減少的另外40%原因是中國出口下降。在出口下降背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稱,是自2005年起中國貨幣匯率的自由化,以及人民幣對美元的逐漸升值。

 

但就目前而言,這些作者稱,很難確定所謂的「在岸」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有效貢獻及其趨勢 —— 也就是說,該國自身生產用於本國市場消費的商品,而不是通過進口。

 

這一過程,他們表示,似乎對貿易平衡的變化沒有顯著影響,雖然其一直對進口作出負貢獻。 根據這些作者,進口採購的減少有利於國內採購 —— 自2000年初,這一趨勢已經初現苗頭 —— 僅造成每年進口下降1〜1.75個百分點。

 

「有關進口放緩的再平衡進程的影響還很不確定」,這些作者稱,還提到,經濟模式的轉變將為投資和貿易帶來風險。「我們的初步評估是基於再平衡的不同軌跡,評估表明,近一半的進口放緩可以歸咎於中國經濟模式的轉換,即從以投資為主轉換為以出口為主」,他們總結稱。

 

2015年,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額下降8%。截至4月,該國的貿易平衡資料持續收縮。根據中國海關提供的資訊,4月,較去年同期,中國出口下降1.8%,進口減少10.9%。

 

www.plataformamac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