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 4名小學生涉多次辱罵及襲擊一名女長者 司警局:未成年人犯罪須負法律責任
  • 議員籲以「人才引進」留住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學生 賀一誠:現時符合要求不足兩百人
  • 賀一誠:本澳很多自殺個案涉及中學生及長者
  • 中央已批外籍家傭可到「新街坊」工作 賀一誠:暫未有申請
  • 議員促發展總部經濟 賀一誠著議員認識「經濟形勢」須先待本澳經濟回復
  • 賀一誠:祐漢新村舊區重整今年開展 順利樓首開工
  • 賀一誠:馬會地段需五至十年發展多功能場地 不興建住宅或賭場
  • 兩幅行賄歐文龍土地被判澳門特區 林偉夫婦不服上訴 終院維持原判
  • 鄭新聰:在維護國安問題上 只有「一國」之責 沒有「兩制」之分
  • 賀一誠:特區維護國家安全體系持續健全
  • 長者公寓首階段申請單位增至1,500多個 首三年使用費八折 預計首批759個單位今年第四季入住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以力所能及方式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的訊息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應力所能及 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訊息
  • 指填海造陸破壞大 保育團體批政府為建「生態島」寧填海也不建廢料篩選設施
  • 羅立文:「生態島」未有結論
  • 由特區政府選名「澳門大橋」可代表澳門 羅立文:「生態島」未有結論
  • 本月初路環一名「少年」高處墮下死亡 教青局未發稿 未回應是否學生身份

公證署突遷出 飛安達:願減租也不想連鎖店進駐仁慈堂

2016-06-14 19:45

網絡圖片
現時澳門眾多文物建築,除了宗教用途,不少早已失去原有社區功能,被規劃成一間間博物館或用作商業用途。被用作公證署已超過半世紀的仁慈堂,是其中少數仍然「活著」、延續昔日功能的文物建築。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主席關翠杏今日不經意透露,政府有意將第一公證署遷出仁慈堂,搬到北區方便市民辦理服務。作為世遺城區中心其中一幢代表性建築,仁慈堂的新用途、會否被連鎖店進駐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大樓業權人、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受訪時坦言,對公證署遷出的消息感到意外。之前政府部門曾表達希望調低租金,仁慈堂亦理解公共財政收入減少,政府要節流,願意減租40萬,將每月租金從120萬調低至80萬,協商之後再無下文。如今突然聞說政府要搬走, 他直言這對仁慈堂而言是一個極壞的消息。作為一間非牟利機構,仁慈堂目前開展老人院、托兒所等服務,有百多名員工,去年開支達4千萬,其中政府補助約1500萬,其餘2500萬靠仁慈堂租金及其他收入來填補。大樓二樓自2001年起改建成仁慈堂博物館,也是基於一份社會責任,未有收取政府資助。
一旦公證署遷出,以仁慈堂身處的黃金地段,不愁沒有租客。但飛安達說,不希望食店、手信店進駐仁慈堂,這不光是為著歷史建築本身的尊嚴和形象,也對世遺城區的氛圍有直接影響。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雪白的粉刷牆身、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高雅設計,使其成為歷史城區中心其中一幢最引人注目的文物建築。
飛安達說,仁慈堂雖是慈善機構的物業,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大樓已租予澳葡政府用作「立契官公署」,回歸後易名為第一公證署,這段歷史已與仁慈堂融為一體,「現在不少人打電話來查詢,以為仁慈堂就是公證署」。除了深入民心,公證署設於此亦體現了議事亭作為昔日澳門行政中心的功能,銀行和律師樓均集中在該區,故政府才租用仁慈堂為公證、筆跡鑑證的辦公場所。他強調並非反對政府將公證署遷到北區,但為免破壞世遺建築的尊嚴和形象,維持仁慈堂屬下社服機構的有效運作,他仍然希望與當局協商,將現址用作其他政府用途。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