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上班的環境

2016-08-23 11:45
現在工作的地方,和以前工作的地方,是一樣的。
我在當中迷失了方向感,不只是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是迷失了最基本指向東南西北的方向。
走廊不太窄,可以稱之為寬,並排擠一點的話可以讓四至五個女生排排站,男人也可以站三至四個。闊度和高度一樣,人在裏面好像走在一條橫著的空心四方柱體,很長很長,這是一條大堂之間的走道,沒有窗。
裝的是假天花,就是鋁質材料裝成格仔鋁楞,每一格裝上一個白色軟棉的材料,白色可以看到的一面,有很多小洞洞,因為是白色,遠看看不出來,但小洞洞又太密,遠看反倒成了灰色。這在澳門就叫假天花,是這個甬道的重要組成部份,因為這個天花我便不知道真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其次是剛剛好將走廊四周裁成每邊都一樣長的等邊正方形。假天花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讓人看到藏在後面的管線,可能是臭水管,也有冷氣槽、電線,還有網路線。然後是牆壁,兩旁都是廉價的油漆,是最廉價的,當然是白色的漆。按理,奶黃色,或者米白色,也不見得特別貴,但結果就是像A4紙一樣的白,為甚麼我有這樣的感覺?啊,是光,天花安裝的是最便宜的日光燈,照在像A4紙一樣的牆,便變成了死死乾乾的白。
腳線和地板一樣,都是同一種瓷磚,顏色像韓國料理那盛飯的石鍋,是更深的黑灰色。
由於大廳要方正,所以員工的走廊也是直角的拐,不會有斜角或弧度的彎。正如前述,由於天花的寬度,牆高和地寬都約略均等,每當走到盡頭,向左或向右拐,都會是一樣的空間,再加上時間的維度,每一秒似乎前進了,可是上下左右的間隔永遠不會變。可能要到二樓的資料室,可能要到五樓的出納,然後回二樓找誰簽名,以為走到了,再過十幾分鐘再為下一件事,再走一次。
走廊的長短距離對行走的人不再重要,正如倉鼠的滾輪,大小對牠來說重要嗎?
窗框和門框是銀白色的鋁材,老闆和會議室是漆上黑灰色的木門,和整體空間的冰冷感很配合。整個辦公室坐了四十、五十、還是六十人,我記不清楚,我只知道,我們的辦公室沒有窗,也就省得知道外面是白天、中午,還是黃昏、黑夜。
很少有人和別人講話,最常的是未婚少女在聊天,說下班去那裏做臉和買衣服,其次是已婚婦女,說小孩生病了該吃甚麼藥,小孩補了幾科,小孩學了甚麼才藝,K3終於迎來第一張在補習班的英文拼字證書,然後順帶一起,討論是印尼還是越南還是菲律賓的家傭比較笨,不要對他們好,否則當雇主的就沒有地位,最後便是罵老公。
辦公室裏的溫度,四季都差不多,維持在要穿比較大的小外套的溫度,或者是要穿比較小的大外套的溫度。很多人辦公桌上都有一些小盤栽,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適合這些盤栽的溫度。其實在這種燈光和環境下,植物之間的綠、翠、黃我已分不太清楚,在我斜著的桌上那一片葉子總是上下顫動,被冷氣吹的。
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火警鐘和消防栓。
其他人桌上養著那些黑黑灰灰的小魚,不停亂倫繁殖,然後附近的人又買來新缸,回來把小灰魚養起來,然後又亂倫繁殖。
一些小魚死了,又會有新的。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