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教師節:育人培材首先是團結包容

2016-09-12 05:26

  在第三十二個教師節來臨時,澳門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應邀出席澳門中華教育會慶祝教師節暨新一屆會長、理監事就職典禮。他在致辭中引用習近平主席日前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時提出的「教育決定著人類今天,也決定著人類未來。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的格言,指出澳門教育同樣決定著澳門今天和未來,決定著澳門「一國兩制」事業的今天和未來,澳門廣大教師也同樣是「引路人」:一是當做好愛國愛澳傳統的引路人,繼續保持和發揚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弘楊愛國愛澳主流價值觀,繼續把「大愛」的種子播撒下去,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培養學生心繫國家、心繫澳門的擔當精神,讓愛國愛澳傳統薪火相傳。二是要當好特區優秀人才的引路人,希望大家以深厚紮實的知識功底、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勤勉不倦的敬業精神,精心設置課程的教材,加強教學研討和學生教導,為澳門特區培養更多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實施「五年發展規劃」所需要的人才,讓桃李滿濠江,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三是要當好社會和諧進步的引路人,堅持立德樹人,不斷提高文化修養,砥礪人格品質,以自己高潔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嚴謹的教風熏陶學生、引導青少年、影響社會,維護澳門包容共濟、團結協作、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積極推動澳門社會和諧進步。
  習近平主席向來十分重視教育工作,也高度崇敬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勞動,並對教師們能為國家的發展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寄予高度的期望。他在回到母校看望老師們時就指出,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必須把握好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習近平還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地關心教師,要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習近平在看到各位老師精神很好,就表示心里特別高興,並回憶說當年老師對學生們要求十分嚴厲,現在回想起來,終生受益。
  而王志民主任在教師節的致辭中,就融合了習近平主席的上述談話內容,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三個「引路人」的論述,也是對澳門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希望。這是非常及時的,希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夠以這三個「引路人」來要求及對照自己,為澳門特區的建設培育人才,為學生們的智德體育全面成長,繼續努力工作,並提升教學水平,成為新世紀的「萬世師表」。
  長期以來,澳門的教育工作者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甘當園丁,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澆灌出一批又一批茁壯的新苗。他們曾經收入很低,但沒有怨言,辛勤耕耘,為澳門培育大批人才,成為澳人治澳」的主力軍。他們也不斷提高自己,抓緊課餘時間到華南師範大學等學府進修,並取得了文憑,適應了澳門特區相關法例的要求。
  但我們也必須冷靜地看到,在時勢發展到今日,既有高歌猛進,也有噪音煩人,有新的情況出現,就是西風東漸,「顏色革命」的陰霾籠罩在某些青年人的身上,尤其是專門遮襲中學生,因為這是他們的人生觀剛開始成形之時,因而學校除了日常的智育之外,更要抓好學生的德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生們的人生觀的形成,固然是因素很多,尤其是受到媒介及社會氛圍的影響,而教師的言行及引導卻是第一位的。因此,王志民主任將教師形容為「引路人」,就凸顯了這個意思。
  澳門的教育環境較為特殊。過去長期以來,有所謂「紅底學校」、「藍底學校」之說,回歸後又有了「綠底學校」亦即官校,因為澳門特區的區旗是綠色的。在過去,由於澳門居民的經濟條件所限,子女們能夠到外國留學的不多,多是根據其在「紅底」或「藍底」學校就讀而分流到海峽兩岸的大專院校。在內地十年「文革」期間,學校停課搞革命,停止向港澳招生。後來雖然復課,但卻是招收工農兵學員。因而有不少「紅底學校」的高中畢業生失去繼續進修的機會。當年筆者撰寫《濠江青英錄》時,就遇到一批「紅底學校」的學生如李沛霖等,對不能升讀大學而大為嗟嘆。而台灣方面卻繼續向澳門招生,尤其是台灣各大學的教授,幾乎都是博士,而且大多是從歐美留學歸來。而在內地,即是後來恢復向澳門招生,但那些老教授在「文革」十年已經與外部世界脫節,知識老化,工農兵學員畢業後留校任教者的本身學術水準也不高。因而當從兩岸畢業歸來的學生循「公務員本地化渠道進入公職後,兩者的競爭能力就形成了剪刀差。只是到進入新世紀後,兩地畢業生的水平才逐漸拉平。
  現在,又發生了新的情況,就是台灣地區隨著「太陽花學運」的興起,「小英青年軍」和民進黨及其外圍組織的介入,澳門學生很難抵衡其誘惑力。因此,天主教學校亦即「藍底學校」教師的「引路人」角色,更為重要。要讓他們感受到愛國愛澳大家庭的溫暖引導工作。須知道,澳門回歸後,天主教學校的教職員工基本上是愛國愛澳,也積極宣傳基本法。但在主觀能動性方面,始終不如中華教育會屬下的各家「紅底學校」,因而更應讓他們加把勁。
  前年今日,本欄就曾以《統一全澳教師節慶祝活動共同感受溫暖》為題,指出了特區政府對「紅底學校」和「藍底學校」實行「不公平待遇」。比如,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了中華教育會舉行的慶祝二零一四年教師節聯歡餐會,而出席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舉辦的教師日慶祝活動的代表,則是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由此,本欄建議,今後的慶祝教師節活動方式,適宜由中華教育會和天主教學校聯會攜手牽頭,邀請其他教育團體,包括各家大專院校的教師會,組成聯合籌委會,籌組每年的教師節慶祝活動,而行政長官也出席其中的主要活動。這樣,就將可避免行政長官「只是」出席中華教育會舉辦的教師節活動,「沒有」出席天主教學校聯會的慶祝教師節活動,而是由社會文化司司長的代表出席的「不對稱狀況」。須知道,天主教學校的教師,佔全澳教師人數的較大比例。也須知道,天主教學校的教師,有很大比例是從台灣地區的師範大學畢業。行政長官的「一碗水端平」,更有利於讓全體教師都感受特區政府的溫暖,更有利於澳門特區向台灣地區垂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今年特區政府出席天主教學校聯會的代表「升了格」,是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但與出席中華教育會的嘉賓比較,仍然「不平等」。尤其是目前亟需對已經確定到台灣升大的畢業的學生加緊愛國愛澳教育,抵制「小英青年軍」等節的時候,可能會令「藍底學校」的老師們有挫折感。由此,我們希望澳門中聯辦的負責人,能夠對此「補課,直接與天主教學校的教師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