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 企業勒緊員工規模 人資需求平穩
  • 逾17萬外僱 酒店餐飲佔28%
  • 二月團客14.4萬 按年升7.7倍
  • 自助遊成趨勢 旅業倡優化旅遊配套
  • (一家之言)推措穩信心 帶動市場氣氛
  • 居民憂經屋上樓期被延長
  • 停建經屋減供應 樓市刺激有限
  • 軒公向女粉抽水?
  • 經濟不景行業萎縮
  • 朱潔靜主演舞劇《李清照》
  • 《維和防暴隊》五一檔上畫
  • 郭麒麟參加旅行真人騷
  • 林宥嘉相隔八年再出碟
  • 陳明真盼再讀醫藥博士

中國與葡語國海洋經濟合作大有可為

2016-10-12 06:35


    中國與葡語國海洋經濟合作大有可為

    一、前 言:

    歷史上葡萄牙因海洋霸權興起,“機緣巧合”之下,一些葡語國家擁有綿長的海岸、遼闊的海洋專屬經濟區,以及大量優良漁場。如巴西海域漁業資源富饒,分佈有2,500種魚類資源。海岸線200米水深以內的潛在產量為1,400至1,700萬噸。而且巴西一九八四年一躍成為南美洲漁業產量最大的國家。

    我國沿海一帶的居民“靠海吃飯”的歷史久矣。近年來條件升級,發展迅速。二○一五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64,669億元,比上年增長7%,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6%。據測算,二○一五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589萬人。

    國家“十三五”規劃對我國漁業發展提出了“兩減兩提三轉”的要求。(“兩減”即減少養殖排放、減輕捕撈強度;“兩提”即提高漁民收入、提升品質安全水準;“三轉”即由注重產量增長轉到更加注重品質效益,由注重資源利用轉到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由注重物質投入轉到更加注重科技進步。)配合國家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之際,中葡論壇主動出擊,積極響應,二○一五年十月首次舉辦“葡語國家漁業領域發展狀況及漁業食品貿易加工商機推介會”,邀請葡語國家漁業和經貿領域的官員,以及中葡論壇葡語國家派駐代表等近七十人參加此活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在漁業產業領域開展合作的前景普遍被外界看好。

    二、中國與葡語國家在海洋經濟合作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1.我國海洋經濟發展蓬勃,海洋技術進展一日千里。

    據國家海洋局數字:從技術層面來看,捕養比由二○一○年的44.8:55.2提高到二○一四年的41.4:58.6,海洋船舶工業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二○一四年我國海工裝備新承接訂單147.6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份額第一。二○一一至二○一四年間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9.6%。

    同時,我國漁業依然保有九個世界第一,即漁船擁有量世界第一、水產品總量連續二十七年世界第一、養殖水產品總量第一、水產品出口連續十四年第一、水產品貿易順差第一、水產品國際貿易總額第一、漁民總數第一、漁業從業人員總數第一、遠洋漁業水產品產量第一。

    2.我國海洋經濟配套設施完備

    我國具有先進便利的港口、海關管理、檢驗檢疫制度。以天津港為例,配有完善的普通倉庫、保稅倉庫,鮮活食品還有冷凍倉庫,以及中文標籤、代報關、冷鏈物流等一條龍服務。天津海關作為直屬海關通關效率極高,享有“關檢合作三個一”政策,即為“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若為海鮮產品,還可以選擇在港區內的工廠內繼續加工。極大方便了渤海灣一帶的漁民遠洋歸來二次加工。

    3.我國目前已與葡語國家共同開發海洋經濟

    目前福建省、浙江省的政府機構牽頭、相關企業均通過中葡論壇或澳門平台,與東帝汶、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開展遠洋捕魚合作,簽署具體合作文件。浙江的一家企業與東帝汶政府合作,協助該國建立漁場,打造一整條產業鏈。

    中國福建Shai公司將投資超過3億美元,在幾內亞比紹首都比紹市建設一座漁業中心,以及在Prabis市興建一座五星級豪華酒店。除上述兩個專案外,Shai公司還將興建一座專門處理漁獲的碼頭,並重修比紹市通往該碼頭的道路。預計項目可直接創造約3,000個職位。

    4.我國國防實力大增

    近年,我國漁民外出進行正規的捕撈作業受到臨近國家非法騷擾的新聞屢見不鮮。

    我國政府及時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加強海警力量,切實保護本國主權與漁民利益不受侵害。相信隨着我國國防實力的增強以及維權意識、水平的提升。將為未來我國與葡語國家開展海洋經濟合作,尤其漁業捕撈方面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

    三、澳門平台作用不可忽視

    1.澳門具有平台與政策的雙重優勢

    澳門具有配套法律、文化、語言基礎的優勢。國家“十三五”規劃將澳門定義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凸顯澳門的平台地位。特區政府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亦有獨立篇章闡述。可見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操作實施階段均已達成共識。同時,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海洋經濟合作開發可以從側面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

    2.澳門具有新增海域的優勢

    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澳門將擁有85平方公里水域管理範圍和新陸地界線。澳門區域面積擴大幾倍,未來可利用東側新增海域,利用深水的水文條件,配合港珠澳大橋,嘗試為從遠洋歸來的捕撈船建立錨地,讓捕撈船卸貨、補給。

    3.澳門具有的CEPA與貿易的優勢

    澳門簽署CEPA協議已久,但一直未能充分利用。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在澳門填海新區開設魚類加工廠,既可以帶動本地經濟,又可以利用CEPA協議出口至內地。況且澳門開埠緣起港口,應揚長避短,利用自由港、稅率低的傳統優勢,發展漁獲的成品或半成品的轉口貿易或直接貿易。

    承上文所述,可以預見中國與葡語國家間海洋經濟合作大有可為,特別是值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國策之際,澳門應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在“藍色經濟、藍色文明”上花心思、做文章,配合國家政策,協助國家建設海洋經濟。同時還可以彌補自身的短板,發展自身經濟,改善人力資源結構,提升人才素質。堅信只有全澳社會上下一心,努力達成和維護共識,才能真正建設“一國兩制”下的美好澳門!

    史昊宇 

    (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國關學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