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一常會續審《公共採購法》法案 籲公共採購清晰開標評標委運作
  • 歐元區4月PMI遠優於預期 歐洲央行或延後減息時程
  • 持續投資民營煉化企業 沙特阿美擬入股恒力石化
  • IEA料今年佔比增至20% 中國電動車全球可賣千萬輛
  • 中國股債市重錄外資淨流入
  • 中國版量化寬鬆來了? 人行:買賣國債與QE截然不同
  • 首季公共財政收入262億按年升46% 博彩稅收219億元按年升1.16倍
  • 第一季註銷餐企激增232% 內地餐飲業「窮鬼套餐」盛行
  • 神十八明晚發射升空 葉光富任指令長
  • 美參議院通過對外援助法案 包括強制TikTok從字節跳動剝離
  • 澳門中銀膺「最佳人民幣銀行」獎
  • 李家超歡迎中證監惠港措施 積極吸引內地「獨角獸」赴港集資
  • 展現 「閱讀之城」文化面貌 澳門全城共讀日正式啟動
  • 文化發展基金去年批給總額1.97億 補貼文化產業三千六萬創234職位
  • 冀當局加強宣傳中葡平台功能 商會籲推新政助中葡企拓商機
  • 促70場商洽 簽15合作項目 企業家大會共研中葡合作新模式
  • 華南雨勢再度加強 暴雨區覆蓋廣東大部
  • 內地首季城鎮新增就業303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四分之一
  • 兩岸新能源車發展基地常州揭牌 為兩岸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
  • 15個展區聚焦「品質家居」 廣交會二期開幕

最後一位共產主義戰士殞落 古巴革命領袖卡斯特羅辭世

2016-11-27 23:56



卡斯特羅上台後,大力發展古巴蔗糖農業,中國改革開放前蔗糖幾乎全部從古巴進口。 (美聯社圖片)

1959年,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遜(右)與卡斯特羅在華府會面,不久後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 (美聯社圖片)

卡斯特羅表示很遺憾未曾與毛澤東會面,1995年他在北京毛澤東紀念堂獻花、敬禮。 (互聯網圖片)





年幼的卡斯特羅出身富裕地主世家,卻投身解放農工的革命運動。 (互聯網圖片)

卡斯特羅(左)和哲古華拉(右)是拉美共產主義革命的標誌人物。 (美聯社圖片)

1958年,卡斯特羅在古巴革命根據地審問一名被控犯下強盜罪的疑犯。 (美聯社圖片)

當地時間上周五午夜,古巴總統勞爾.卡斯特羅透過電視,宣布胞兄、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Castro)與世長辭。一時間,古巴首都哈瓦那街頭所有音樂聲、歡笑聲戛然而止,悲傷的氣氛蔓延至整個拉美,大批民眾,手捧鮮花和卡斯特羅畫像,在街道上、在教堂裡、在當地古巴大使館前相擁啜泣。但與此同時,在與古巴一水相隔的美國佛州邁阿密,上千古巴裔流亡人士卻高舉「獨裁者下地獄」的紙牌,載歌載舞。在卡斯特羅長達90年的傳奇一生中,既充滿革命家的堅定浪漫,亦不缺少獨裁者的鐵腕殘暴,因此他才能同時以英雄和暴君的形象,分別存活於愛他與恨他的人心中。

卡斯特羅1959年推翻巴蒂斯塔政權,成為古巴最高領導人。在此之前,古巴三分二的物資進口都來自美國。卡斯特羅懷抱著建造共產主義烏托邦的堅定理想,一上台就大刀闊斧進行土地改革,將當時由美國政府和商界佔有的40%蔗田、100%養牛場、90%礦場及80%公共事業,全部收歸國有。這些舉動令當時反共情緒高漲的美國華府震怒,白宮不能接受距離美國僅145公里的古巴變成蘇共的密友,美古從此決裂,兩國關係一斷就是56年。卡斯特羅成為美國的心腹大患,數十年間,華府處心積慮想要拔掉這枚眼中釘,除了暗中支持反對派武裝起義,更策劃多達638次暗殺行動,均以失敗告終,卻無意間為卡斯特羅一生更多添一份傳奇色彩。

冷戰正酣 古巴多次化險為夷

在冷戰的鐵幕陰影籠罩下,拉美作為美國的「後院」,成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角力的殺戮場。卡斯特羅上台兩年後,1961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縝密策劃, 試圖協助巴蒂斯塔流亡政權重返古巴,並以「古巴政府」的名義向美國求援,美軍再名正言順地入侵古巴,是為著名的「豬灣事件」。但在親密戰友哲古華拉的幫助下,卡斯特羅一舉擊潰美軍,事件令卡斯特羅向蘇聯靠攏的決心更加堅定。

1962年10月16日,美軍偵察機飛越古巴上空,發現蘇聯在當地部署導彈,射程可達美國所有大都市,「古巴導彈危機」一觸即發。在此後美國與蘇聯進行13天談判過程中,兩國一度差點互射核彈,幾乎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火。

蘇聯解體 古巴經濟一蹶不振

雖然導彈危機以蘇聯做出妥協收場,但卡斯特羅頑強固守古巴和蘇聯的盟友關係,令蘇共將其視作最值得信賴的夥伴之一。此後30年間,古巴依靠蘇聯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並向中國等盟友出口蔗糖等農產品,生產總值年年增長,遠遠超過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加上徹底實施全民健保與義務教育等社會主義政策,令當時的古巴成為很多拉美人心目中嚮往的天堂。

美古復交 後卡斯特羅時代到來

但1991年蘇聯解體,古巴失去龐大的經濟援助,在孤立無援的處境中,經濟從此一蹶不振。美國隨後變本加厲,祭出更嚴格的制裁法案。突如其來的經濟窘迫令向來鐵齒的卡斯特羅終於在1993年態度軟化,同意合法化美元、開放民營企業以及旅遊業,以最謹小慎微的步伐走向改革開放。

卡斯特羅曾說,他一生都不會認同美國的制度,但這並不意味著要與美國永遠交惡。隨著他健康惡化,本世紀初逐漸將權力交棒給弟弟勞爾,古美關係亦不斷升溫。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古關係正常化,兩國於2015年正式恢復邦交。但這一歷史性的轉折在美國國內一直飽受爭議,很多在美古巴後裔認為卡斯特羅任下的古巴政府,殘酷壓制言論自由,大肆拘捕、甚至處決異見人士,令不少古巴人被迫流亡海外。因此,若古巴一日不推翻卡斯特羅家族的統治,美國應堅持不能解除對古巴的制裁。

因此,在美國國會的強大阻力下,至今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制裁仍未完全解除。如今的哈瓦那街頭,到處是磚瓦褪色的頹敗房屋,上世紀50年代出產的美國轎車,彷彿一切被封印在某段已逝去的時光。卡斯特羅當年追求的共產主義夢想,已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褪色,以至於被大多數人遺忘。勞爾已宣布2018年退任總統,卡斯特羅家族的統治將宣告結束,古巴的歷史將翻開新的篇章。

「來審判我吧,歷史的洪流最終將判我無罪。」——老卡斯特羅

菲德爾·卡斯特羅1926年出生在古巴奧爾金省比蘭鎮,父親是當地有名的甘蔗園主,家境優越。當時的古巴,實質上是美國殖民地,獨裁軍閥巴蒂斯塔在美國支持下大力發展種植園經濟,美國幾乎壟斷古巴的旅遊業、農業、商業,古巴變成毒梟、皮條客和貪婪外國資本家天堂,大部分古巴人卻過著極其貧苦的生活。

卡斯特羅自幼反對父親虐待僱農,為此幾乎與父親決裂。長大後,他考入哈瓦那大學法律系。在校期間,他參加學生運動,組織反美遊行,很快成為反政府先鋒。

1949年,卡斯特羅加入古巴人民黨,並於1952年作為哈瓦那選區代表當選為議員候選人,卻被獨裁軍政府宣布選舉作廢。從此卡斯特羅帶著弟弟勞爾,走上武裝革命的道路。

與哲古華拉的革命情誼

1953年7月,卡斯特羅領導發動反對巴蒂斯塔政權的武裝起義,但雙方力量懸殊,起義失敗後,卡斯特羅等人被捕。1955年,卡斯特羅獲特赦後,流亡於美國和墨西哥。在墨期間他結識了阿根廷革命家哲古華拉,哲古華拉加入了卡斯特羅的「7.26革命運動」。最終兩人一起在古巴山區創建游擊隊和根據地,並於1959年成功佔領古巴首都哈瓦那,創建革命政權。卡斯特羅亦從此和哲古華拉一道,成為拉美共產革命的標誌人物。

此後,卡斯特羅以32歲之齡成為拉丁美洲最年輕領袖,並任命毫無學術背景的哲古華拉為經濟部長,對古巴實施社會主義經濟改革。但哲古華拉逐漸和卡斯特羅在對蘇關係等問題上產生分歧,最終留下一封離別信,辭去卡斯特羅賜給他的官職,遠走剛果,繼續投身武裝革命運動,最終戰死在玻利維亞。卡斯特羅則留在了古巴,以鋼鐵般的意志統治古巴49年。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