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六月辦世界中學生籃賽
  • 何賢盃高單論功行賞
  • 福建福青齊奏捷
  • 名宿獻技仍具吸引力
  • 迪祖高域五奪勞倫斯
  • 聖日門“連”莊在望
  • 國米第20次贏意甲
  • 水晶宮紐卡素回勇勢鬥攻
  • 利物浦打吡拒讓“愛”
  • 梅利領金塊絕殺食“湖”
  • 阿特蘭大阻“紫”出局
  • 拓寬體育視野 凝聚各界社群
  • 專業場館設備 備受各方讚譽
  • 多元周邊活動 濃厚體育氛圍
  • 銀娛積極支持建設“體育之城”
  • 近億觀看人次 創歷史新高
  • 綠衫軍撲“火”拔頭籌
  • 球壇動態
  • 拉素意盃主場出“斯”
  • 利軍絕平蜜蜂保不敗

“爛鬼樓”之戀

2017-03-26 06:35


    “爛鬼樓”之戀

    唐    嘉

    儘管多年前參與徐敏著作的《澳門風物誌》配圖拍攝工作,為本澳關前正街“爛鬼樓”專題章節內容,多次走訪該區的“聚龍社”、“酒潭巷”、“聚龍棋社”,以及旁邊理髮檔,與檔主逢源叔有一段交情,對該區相當熟悉,但為了核實手頭資料,近日再一次走訪“騎樓街”(玫瑰里)。

    據說,爛鬼樓的歷史與一位從美國來澳的華僑有關。該名華僑叫楊若嚴,是一名富豪,他在十九世紀中在爛鬼樓巷與玫瑰里交界建了一座西式樓房,取名“蘭桂樓”,面向玫瑰里一邊有陽台(澳門人稱為騎樓),今天的玫瑰里又被稱為“騎樓街”。中國人稱呼西洋的東西為“鬼”,故蘭桂樓又被稱為“鬼樓”。後來一場大火把蘭桂樓焚燬,火災後的蘭桂樓也被荒廢,形成廢墟。由於澳門人習慣上把損毀的東西形容“爛”,是故把蘭桂樓稱呼“鬼樓”前面再配上“爛”字,變成“爛鬼樓”。樓宇被拆卸變成一片曠地,每逢下午曠地有地攤擺賣,地攤收市後,食檔補上,說故事檔口也來擺檔,場面熱鬧。隨着二戰結束,攤檔難民檔主紛紛離開澳門,舊料地攤市場開始變得冷清。往後數十年間,曠地和部分舊樓被拆,改建大廈,部分地攤移至果欄街及關前正街,也有地攤遷入店舖,經營古董、雜架和懷舊收藏品。

    往昔二三十年間,經常和朋友於工餘蹓躂爛鬼樓地攤,當時有馳名的“大石”古董店,該店各式古物,應有盡有,甚至連走廊通道地底也深藏“寶物”。早年一些相機奇珍,如126雙鏡相機、祿萊福萊(Rolleiflex)50mm廣角雙鏡,這些異品相機都有供應。最傳奇一位姓康影友,他在地攤買下舊式直立梳妝櫃回家清洗,發覺暗格有聲響,拆開發覺藏有多粒金粒,老康無端端發達!(附圖有井頭的是網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