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自創土坑法:肥水不流別人田

2017-03-28 06:35

    自創土坑法:肥水不流別人田

    昔日路氹山林一片光禿,植被結構嚴重衰退。民署管委會委員梁冠峰表示,經過十多年分階段林分改造,引入各種華南地區原生長壽樹種,並透過本土開創的土坑法提升山林土壤肥力及涵水量,林分結構取得顯著效果,也增加生物多樣性。

    梁冠峰稱,早年路環山頭因病蟲害而變成禿山,經種植先鋒樹恢復土壤肥力、增加有機物,改善水土流失情況,但有關樹木壽命較短。為防止山林再次出現衰退,近十多年續開展林分改造,將幾百公頃山林,分階段更新華南原生樹種,如火力楠、楓香、樟樹、陰香等長壽、抗病力強、生態效益高、景觀美的樹種,令到山林恢復生物多樣性,不會再受突如其來的蟲害。改造計劃以逐片林區開展,讓山林的動物、雀鳥等可在附近樹木棲息。按政府五年規劃,每年山林林分改造一公頃,每年於山林種植一千棵樹苗,至二○二○年累計種植五千株樹木。

    在林分改造的過程,為提高土壤的肥力,他亦發明了土坑法,該法是根據林區地形,分散於適當位置挖掘土坑用作收集雨水及堆肥,利用其自然的滲透能力滋養其周邊林木,“肥水不流別人田”,為對抗旱情作了新的治理模式。自開挖土坑後,發現該地段的植物生長效果佳。土坑法成效經過科學論證,亦發表於其他地區的學術期刊上。有關土坑法的論文年內會深化,說明該法的科學依據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