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神十八近日擇機發射
  • 鄂將辦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
  • 近三米長裝飾物砸遊客席
  • 日明啟第五輪核污水排海
  • 澳大堡礁遭遇白化危機
  • 大馬捕獲逾噸重巨鱷
  • (社論)日美搞“小圈子”居心叵測
  • 雅萬高鐵客運量強勁增長
  • 荷花盛開
  • 阿聯酋遭史上最強降雨
  • 桃園市一日三次大停電
  • 台軍營工程僱逃逸外勞
  • 傅崐萁將率藍民代訪陸
  • 學者:藍民代訪陸傳主流民意
  • 中方冀澳摒棄冷戰思維
  • 中方促菲停海上滋事挑釁
  • 瓊首條中東貨櫃直達航線開通
  • 兒疑發育遲緩被狠父殺害
  • 雙塔落日
  • 內地上月用電量增7.4%

台食安面臨內憂外患

2017-04-02 06:35

    台食安面臨內憂外患

    蔡英文當局自上任以來,口口聲聲要打造食安五環扣保護屏障。然而,連月來食安事件頻發,島內食安亂象不但無法有效遏止,更越演越烈。

    三月初,爆出降血脂銷量冠軍藥物“冠脂妥”現假貨,並揭發同名另一批號藥物和另一款糖尿藥亦有假貨。不到半月,又爆出遠東油脂公司涉使用逾期原料、回收過期品再製成人造奶油“乳瑪琳”案,近九百噸問題“乳瑪琳”食品流入市面,八百噸問題食品被不知情的民眾吃入肚。三月下旬又驚爆大幅放寬蔬果農藥殘留標準案,令島內震驚。

    台灣食安問題由來已久。傳統飲食業發達,產業規模龐大,普遍缺乏食安意識,代工制根深蒂固,供應鏈層級複雜。大部分食品廠,缺乏嚴謹的供應商產品技術規格、檢驗標準和管理流程。食品從加工、製造、供應、銷售等環節的追蹤制度,與龐大的食品市場和產業規模不適配。市場龐大誘發巨利,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成為商家唯一考慮的代工文化,令不當添加有害物質、摻假造假手法層出不窮,嘆為觀止。久而久之,“黑心製造”成為習慣,除了日常的飲食領域深受其害,更擴展到治病救人的藥物領域,嚴重危害台灣民眾和旅客的健康。特定產品被國際社會封殺時有發生,食安惡名與其傳統美食齊名國際,國際形象不斷貶值。

    台灣食安問題,除了業界的素質外,執政當局長期不作為更是難辭其咎。量產前自行送驗的監管制度,在取得生產許可後,不肖業者利慾薰心,改以劣質原料更替、摻假,成為食安最大漏洞。加上當局的日常抽驗、食物生產加工銷售追蹤制度落實不到位,查驗方法和快速檢測水平落後,對黑心企業和摻假造假懲罰不足,犯罪成本低,造假利潤高,致食安問題不斷,積重難返。

    如今,台灣食安問題舊患未除,又添新憂。在國際上不斷加強對蔬果殘留農藥的監管標準的大潮流下,蔡英文當局反其道而行,竟透過一次性會議,召集農藥和食安衛生專家,一路綠燈,快速審批通過放寬農藥殘留標準。事後更被揭發,有關標準的放寬,是應農藥生產商的要求,當局自廢監管武功,引發官商勾結指責。事件發生在日官訪台施壓進口日核災食品、醞釀重啟美豬入口之際,難免令人質疑蔡當局先開放農藥殘留標準,再引進美國含有瘦肉精豬肉,後讓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的不良立心。雖然有關舉措暫時被擋,但蔡英文當局罔顧台灣民眾食品安全和業界生存的居心已暴露無遺。

    種種跡象顯示,蔡當局的源頭管控、重建生產管理、十倍市場查驗、加強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全民監督食安的所謂“食安五環扣”保護屏障業已破功,只是騙取民眾選票的謊言,蔡當局親美日之勢未停,食安問題仍可能作為媚美諂日的禮物,台灣食安問題面臨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