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百前線人員研預防青少濫藥酗酒
  • 港鐵為轉職僱員訂保障措施
  • “生鮮雞”日均供澳二千七隻
  • 市諮委倡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 環保展開幕設逾五百六展位
  • 衛局籲外遊慎防登革熱麻疹
  • 葡學者析中國安哥拉關係走向
  • 拱北連接人工島橋快上馬
  • 七藝術家創作引導能量循環
  • 四百前線人員學習保護家暴兒童
  • 澳門首座“摩天大廈”
  • 北京中醫院促澳中醫藥合作
  • 央視亞太總站訪本報交流
  • 葡韻濕地成候鳥美食廣場
  • 街總換屆獻力社區經濟
  • 粵核應急委員會訪氣象局
  • 兩團體講解保養肝腎
  • 城大大健康學院昨揭幕
  • 下環青協分享職涯規劃
  • 復活節繽紛嘉年華明舉行

司警談判組絕招救人

2017-04-05 06:35






    動之以情曉以理  聆聽說服靠把口

    司警談判組絕招救人

    【本報消息】司警局的危機談判組成立於二○○一年,隨着社情變化,談判小組處理企圖自殺、自困、跨部門清遷等工作的輕重時有不同,兼任性質的小組人員亦由十人增至二十七人。然而要以說話救人並非易事,談判員的心理素質、語言能力、犧牲精神等,缺一不可。

    增反恐知識培訓

    司法警察局司法警察學校校長孫錦輝兼任危機談判組協調員多年,他介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有談判小組的雛形,直至二○○一年,司警局正式邀請了香港的談判專家來澳培訓,及後又挑選了同事到香港再加持,危機談判組便正式成立。當時大家的工作量大,加入談判組的同事均屬自願,並非計較津貼,純粹是出於想幫助人以及那份滿足感。談判組已由最初的十人,擴展至現時的二十七人。亦會與時俱進,因應恐襲談判作培訓,增加談判員的反恐知識。

    懂多種語言談判

    就近年的談判數字,他表示,平均每年有十多宗涉及自殺、自困的個案,數字平穩。二○一一年配合其他政府部門的要求,處理了二十六宗土地清遷。隨着經濟環境改變,二○一五年的自殺、自困個案明顯增多,達二十六宗。多涉勞資糾紛,去年則有十宗談判個案。勞資糾紛多涉內地人,其他個案多為本地人,不過因談判員並非以單語言招聘,人員懂雙語、甚至多語,英語、葡語、普通話、福建話等都可應付,會根據情況派出合適的同事談判,故事主是否外地人對談判工作影響不大。

    分享壓力互溝通

    談判員為兼任性質,每位組員本身都是不同調查科的刑偵人員,當突發談判工作,便會在不影響本身工作的情況下,安排人員到場處理。孫錦輝指出,談判工作相當另類,與日常的刑偵工作完全不同,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情況,當事人也許會一言不發或圍繞同一個問題兜兜轉轉。故人員的個人情緒管理相當重要,每次完成任務,組員間亦會互相溝通,除檢討工作外,亦是分享壓力及不快,減輕個人壓力。

    了解背景易入手

    他強調,談判並非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團隊工作,一組人一同到現場處理,各人有不同角色,分為隊長、談判員、策略員、聯絡員、記錄員及資源主任。聯絡員負責搜集事件資訊,了解當事人背景、事發原因等,策略員則將有關消息反饋給談判員,並提供策略意見等。談判員與事主互不相識,要事主打開心扉相當困難,故需要掌握事件背景,談判員才有機會開展第一步談判,“成功機會就喺呢一刻開始。”談判員有其守則及技巧,絕不會向當事人說謊、作不實承諾,而是以聆聽、同理心開展對話,了解事主想法,並提供解決辦法以及可求助的部門,說服他不要傷害自己。

    化險為夷靠齊心

    孫錦輝深感談判工作具意義,除了救回當事人外,同時令其家人、朋友等的心靈損失最少化。在十幾年的談判工作中,他對談判員的辛勤勞苦感受頗深,同事要控制情緒、不畏嚴寒、不能休息、甚至要在較高的危險地方工作,但多年來大家都齊心協力,不分彼此,一同完成談判。相當慶幸多年來的談判工作均十分順利,希望一直順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