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培育土壤助本地電影萌芽

2017-04-12 06:35

    培育土壤助本地電影萌芽

    電影是一種文化乃至價值觀的傳遞,每部傳奇、經典作品背後,都是深厚文化氛圍和產業的積累。近年各國電影產業崛起,如韓國、印度,憑着出人意表的主題內容殺出重圍。反觀澳門電影談不上產業,就連培養行業環境亦處摸石過河的起步階段。

    港產片曾經紅極一時,如警匪片、江湖片,或幽默或刺激感染着一代代年輕人,孵化出本土導演、演員。緃然有人認為香港電影業開始沒落,巨星、知名導演都北望神州,業界資源及好作品越來越少。但每屆金像獎,香港電影依然屹立不倒,尤其反映社會深層次問題的小製作往往突圍而出。行業轉型篩選出一批願意留低的電影工作者,只要有好內容,小製作、小演員,無阻好電影誕生。

    談及澳門電影,更多是在澳取景、或澳門人投資,未能真正代表澳門、反映澳門文化深度。無可否認,電影業最終要走向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澳門目前條件相對困難,行業規模小、水平參差,難與海內外商業片相比。再者,市場細,願意投資的人不多,產量少得可憐,難以培育人才,遂惡性循環。

    電影作為藝術,衡量標準應有更多方面,非僅由市場、票房及預算定論。早前本土製作的電影《骨妹》嶄露頭角,掀起一段觀影熱潮。儘管作品仍有瑕疵及顯得稚嫩,勝在情感真摯。由此可見,澳門電影暫未能迎合大眾市場,可先從小眾出發,引發社會共鳴。

    每個行業起步都不容易,需要時間醞釀及各方推動。最近“戀愛 · 電影館”正式營運,接受電影業界、工作者及團體申請借用,對行業無疑是一種支持。更重要是電影館提供場地,培養居民欣賞本地電影的氛圍,同時豐富電影選擇。事實上,現時不少外地大製作內容了無新意,乏善可陳。若電影館可較其他電影院提供更多另類選擇,或可慢慢發展出本地電影的土壤,讓本地電影有萌芽的機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