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朝鮮局勢緊張台當局緊急應變

2017-04-15 03:59
  朝鮮局勢突變,各種大路小道消息紛紜,其中最為主流的說法,是朝鮮可能會在今日的「太陽節」或四月二十五日的「建軍節」,悍然進行核試爆。因而剛在敘利亞「小試鋒芒」的美國,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朝鮮外海,意圖重施敘利亞精準空襲的經驗,甚至籍機「一擼到底」,對桀驁不馴的金正恩實施「斬首」行動,可能會爆發第二次朝鮮戰爭。為此,據說朝鮮已經緊急應變,實施平壤疏散六十萬人口。而中國也調派軍隊奔赴中朝邊境,防阻戰火燃燒進境,及數以萬計的朝鮮難民湧入中國,甚至有傳說,倘一旦金正恩政權崩潰,中國將接管朝鮮,以當地秩序。對此緊急事態,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昨日下午召集相關機關首長,針對朝鮮半島最新情勢進行討論,並對各種可能發展預作因應。會中各機關除了交換最新情勢與資訊,並討論如何就可能的情勢發展,包括區域安全、地緣政治、「國安」及財經、僑務與觀光等領域,預做判斷並規劃各項因應作為。為此,台灣媒體熱議,如此高調可謂罕見。
  應當說,朝鮮與台灣地區尤其是蔡英文當局的關聯不大。在蔡英文去年當選後就職前曾有傳說,倘大陸對台灣地區實施「雪崩式斷交」,就將會與朝鮮「建交」,以作「以牙還牙」式的報復。甚至還打算以台灣當局不是聯合國會員體,不受聯合國相關決議束縛為由,向朝鮮供應發展核武器及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所需的設備和原料。但總歸這只是傳說,而且也無發生「雪崩式斷交」的事態,因而也就不了了之。
  不過,台灣當局以與朝鮮「建交」來作為威脅及報復中國的手段,並不是自今日始,也並非是台灣當局的「單廂情願」。因為早在一九九二年韓國與台灣當局「斷交」並與中國建交時,金日成就曾聲稱將會以與台灣當局「建交」。但中國高調宣布,倘金日成果如此這般,就將會與朝鮮斷交,金日成考慮到朝鮮還需中國的援助,而與台灣當局「建交」則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因而才作罷。但畢竟也因此而導致台灣當局與朝鮮之間曾有過短暫的「蜜月期」,朝鮮邀請了台灣的民意代表和媒體前往參觀訪問,予以「好吃好住」的豪華接待。與此同時,朝鮮中央人民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前委員長崔鼎根、金達鉉等人以「高麗民族產業發展協會」名義,組官方代表團訪問臺灣;臺灣當局也曾派遣農畜專家考察團到順安農場提供技術、機具、種子等援助。雙方還曾一度計劃互設「代表處」,但因美韓的介入而未能成事。因而,現在台灣當局對朝鮮的相關領事事務是由其駐新加坡臺北代表處兼轄;而台灣當局的外貿協會曾計畫在朝鮮設立據點,推動雙邊貿易,但因客觀環境而未能實現,不過民間工商業及旅遊業方面,仍有交流及接觸。另外,「台電」曾經有意將核廢料運送至朝鮮處理,雙方並一度達成共識;但事後因政治因素無疾而終。而在雙邊貿易方面,則並不活躍。在去年,朝鮮是台灣地區的第一百三十二大貿易夥伴、第一百零六大進口夥伴、第一百九十大出口夥伴。台灣出口至朝鮮的金額為五十五萬九千八百五十四美元;台灣自朝鮮進口的金額為一千二百一十四萬零三百六十三美元,貿易呈現入超(赤字)一千一百五十八萬美元。
  既然台灣與朝鮮之間沒有甚麼實質利益,在公開數據上雙方貿易數額可說是掛不上帳(暗盤交易情況如何,則不得而知),即使是雙邊貿易停止也沒有什麼損失;而在朝鮮的台灣居民可能是不足雙位數,「撤僑」的任務也並不重,因而所謂的「朝鮮戰爭」真的打起來,台灣當局的損失不大,可說是微乎其微。但為何「國安會」竟如此緊張,要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策略呢?則除了是一般的制式反應預案之外,是否也會談及其他的因應措施?相信,將會在「國安會」中得到充分的討論。
  實際上,說台灣與朝鮮沒有多大的直接關聯,這只是目前式。而在過去,則是關聯性甚大。那就是在國共內戰後期,美國已經準備拋棄國民黨政權,因而當解放軍即將渡江解放南京時,國民政府撤往廣州,就連前蘇聯大使館也跟隨南撤,美國大使館卻仍然留在南京,其人員還準備與接管南京的解放軍軍管會的外事官員,商談與新中國建交事宜。後來,國民黨政權撤往台灣後,中央軍委責成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組織「三野」部隊進行攻台準備。經過「金門失利」(台灣稱為「古寧頭大捷」)的教訓,粟裕於同年秋天制定的「台灣戰役」計劃,四十萬大軍集結海峽西岸。中央軍委馬上同意了這個報告。這時,因為美國公開表現出與台灣國民黨當局拉開距離的政策,打算放棄蔣介石集團,所以一般估計攻台時美軍不會介入。
  但就在此時,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六日朝鮮戰爭的爆發,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慫恿支持下,撕毀「波茨坦會議」關於美蘇以「三八線」為朝鮮戰場兩軍對日作戰分界線的協議,指揮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南侵。金日成的軍事盲動主義,不但引來了「聯合國軍」的侵略,也挑動了美國政府武裝干涉中國內政,令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喪失了解放台灣的機會,並一手製造了「台灣問題」,以至形成了日後海峽兩岸「分裂分治」的狀態。──就在金日成發動朝鮮內戰的第三日,亦即六月二十七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國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美國第十三航空隊亦進駐了台灣。一九五四年十二月,美國又與台灣當局簽訂了所謂《共同防御條約》,將中國的台灣省置於美國的「保護」之下。美國政府繼續干預中國內政的錯誤政策,造成了台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面,台灣問題自此成為中美兩國間的重大爭端。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金日成發動朝鮮內戰,美國就沒有藉口插手台灣問題,而到今日也就沒有所謂「海峽兩岸事務」問題了。
  如今的情況卻完全與當年相反。倘美國確實是要實施對朝鮮的「懲核」軍事行動,就希望能得到中國的聯動合作,至少是不反對不阻擾。由此,美國可能會在台灣議題上作出讓步,以爭取中國的合作。這就讓蔡英文當局不得不緊張萬分,小心應對。另外,朝鮮半島與台灣處於同一條海運線上,而且兩地距離不算遠,當一旦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台灣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台灣當局也必須對經濟受衝擊的可能性安排預案,並通盤考慮。朝鮮也處於朝鮮的長程導彈射程範圍之內,很難保證金正恩在垂死掙扎時,不會將手中的導彈無預警地亂扔一番,或許也將會被扔到台灣,這些,都是蔡英文當局不得不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