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 4名小學生涉多次辱罵及襲擊一名女長者 司警局:未成年人犯罪須負法律責任
  • 議員籲以「人才引進」留住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學生 賀一誠:現時符合要求不足兩百人
  • 賀一誠:本澳很多自殺個案涉及中學生及長者
  • 中央已批外籍家傭可到「新街坊」工作 賀一誠:暫未有申請
  • 議員促發展總部經濟 賀一誠著議員認識「經濟形勢」須先待本澳經濟回復
  • 賀一誠:祐漢新村舊區重整今年開展 順利樓首開工
  • 賀一誠:馬會地段需五至十年發展多功能場地 不興建住宅或賭場
  • 兩幅行賄歐文龍土地被判澳門特區 林偉夫婦不服上訴 終院維持原判
  • 鄭新聰:在維護國安問題上 只有「一國」之責 沒有「兩制」之分
  • 賀一誠:特區維護國家安全體系持續健全
  • 長者公寓首階段申請單位增至1,500多個 首三年使用費八折 預計首批759個單位今年第四季入住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以力所能及方式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的訊息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應力所能及 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訊息
  • 指填海造陸破壞大 保育團體批政府為建「生態島」寧填海也不建廢料篩選設施

拒絕遺忘 開拓想象

2017-04-19 13:08

事實上,荔枝碗與造船業的事件只是「對抗遺忘」的事件之一。在澳門,還有漁民,還有舞醉龍;還有土生葡人,還有土生土語⋯⋯還有各個具保留價值的建築,各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正努力「對抗遺忘」。
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曾在其著作《集體失憶的年代》中寫道:文明不會永遠存在,一旦我們開始遺忘,它很快就會消失。
「文字、印刷以及網際網絡會給我們一種虛幻不實的安全感,以為文化是永恆的。其實,一個複雜的活文化中的絕大部分大量細節都不是經由文字或圖像流傳的。不,文化是經由口傳及身教而存活下去的。這也是為甚麼我們除了食譜之外,還要有烹飪班及烹飪示範;除了手冊及教科書之外,還要有師徒制、實習生、學生導覽、實地訓練。每個文化都竭盡全力去教育下一代,以期未來他們也能完全浸淫在其中,並能將其傳遞下去。」
這不只是發生在歐美歷史中。事實上近年來,澳門社會一直有股「保育」的聲音。「傳承」一詞不斷掛在口邊。民間所期望的「保育」、「傳承」亦不只限於將物件放進博物館,或以口述歷史紀錄;不,民間的要求有更多:要求保留建築,要求活化建築,要求參與規劃,要求研究推廣,更要求「傳承」當中包含的意義、技藝。這一切一切離不開渴望文化能繼續保有在日常生活之中,與自己保持聯繫,讓文化不致被遺忘,不致消逝無蹤。
但縱然民間有這些訴求,事情卻未必盡如人意。各種官僚政策與政府規劃似乎都未有回應上述期盼。不少學者指出,空間與文化是權力的展示,社會特殊階級和領導集團會透過控制空間及定義文化形式,以展示權力,並塑造、維繫、鞏固自身的社會地位,以及城市的意識形態:甚麼是正確、甚麼是值得、甚麼是「有着數」,甚麼沒有。有關決策皆採用由上而下的形式決定,由官方作主——這亦剛好印證馬克思的理論中,支配着資源的總會處於領導地位,其思考方式都反映出具優勢的生產模式以及統治階級的利益。
然而,公民社會並不會自動獻身於支配性利益,而是霸權與反霸權之間持續不斷的鬥爭,亦即是說,地方總是變動不定。法國哲學家Michel de Certeau就曾指出,城市是政府、企業、機構的產物,他們企圖透過地圖等方式,將地方定性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定、規劃,但街上的行人總有自己的方式,另辟途徑遊走。不少同類的學說認為,透過人與人的交往、接觸、回憶、影像及日常使用,人們不斷在以自己的方式構建空間及改造空間。
而某些情況下,這導向了更普遍、低調的「日常生活革命」。
最後,一直未有在以上討論的是:我們希望對抗遺忘,但,為甚麼?為甚麼文化需要保育,需要多元?為何不能以「時代改變」、「社會發展」而自然淘汰?或許《集體失憶的時代》中一段文字可讓我們參照:
「在遺忘之年代,對於原住民倖存者來說,一切都改變了:子女教育、宗教與儀式、家庭與社會的結構、飲食、衣著、住房、娛樂、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的現行制度與法律,以及對於正義、尊嚴、榮辱、尊貴的概念。語言也變了,許多語言絕種了;手工藝、技術、全都沒了。」
上述文字是有關羅馬帝國崩塌後的歐洲,但放在今日的澳門,放在荔枝碗的案例似乎亦能套用。船匠的子女沒再學造船,魯班信仰在褪色,船村的生活被割裂成為不可復見的過去,開號的歌聲成為絕唱;只有做白領(或公務員)才值得驕傲,手工藝、技術、全都沒了。
事實上,荔枝碗與造船業的事件只是「對抗遺忘」的事件之一。在澳門,還有漁民,還有舞醉龍;還有土生葡人,還有土生土語⋯⋯還有各個具保留價值的建築,各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正努力「對抗遺忘」。
而文化為何會被遺忘?「不用則失」是原因之一;「不用」為何出現,則成因眾多,也離不開「無知」二字。珍.雅各認為,原本(文化)領先之所以消失,是出於對環境的無知。「當一個種族逝去的記憶太深太舊時,要想向下探尋是徒勞無功的。」而在集體失憶的時代,文化的大部份細節丟失,剩下的會變得粗糙,而人們正正需要親身經驗以吸收當中的無限細節,以激發想像與感受。而當一切一切社會終將遺忘,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