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在西安成立 天舟與天宮對接是中國航天日最好禮物

2017-04-24 00:31
  【新華社西安4月23日電】在2017年「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4月23日,由中國宇航學會和西北工業大學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在西安正式成立。
  「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是國際航天領域的高校、科研機構、學術組織在自願基礎上結成的非營利性組織和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秘書處設在西北工業大學。聯盟匯集了「一帶一路」沿線48所高校、學術組織和科研機構,本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共享發展」的精神,推動聯盟成員間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深入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說,「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將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航天創新要素的全方位交流,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推進世界航天事業發展,讓航天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
  天舟一號首次採用乙太網技術:未來航天員在太空上網不是夢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像我們一樣登上網際網路,高速瀏覽信息?隨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升空,這已經不是夢。
  「與之前的航天器相比,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首次應用乙太網技術,為未來空間站組網通信提供技術驗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舟一號測控通信分系統技術負責人馮書誼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乙太網是當今現有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可以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有價值的信息在乙太網中被資源整合,具有信息量大、高效、快速的傳輸特點。
  現有航天器的通信網絡系統在傳輸速度、服務品質和擴展性等方面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未來空間站內需要傳輸處理的業務高速增長,對內部總線通信系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設計新的適合空間站應用環境的網絡技術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此次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首次應用乙太網技術,目的就是為未來空間站組網通信提供技術驗證。」馮書誼說,天舟一號搭載了一款特殊的「神器」——高速通信處理器。這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研製的處理器是貨運飛船乙太網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像一座大型機場,可以指引各種大小型飛機起飛降落,接收來自各地的乘客,也可以將乘客送往各地,是一個「核心交通樞紐」。
  「高速通信處理器不僅在貨運飛船的天地測控通信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為空間站千兆通信網的建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馮書誼說。
  天舟與天宮對接——送給「中國航天日」最好的禮物
  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而就在22日,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首次交會對接,這是送給「中國航天日」最好的禮物,也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航天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景,獲得美國、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專家和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評。
  天舟一號是我國迄今所發射過最大、最重的航天器。由於要為天宮二號送去補充推進劑等物資,天舟一號又被形象地稱為「太空快遞員」。然而,不把快遞送到家的快遞小哥不是好快遞員,天舟一號需要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才能將推進劑等送到天宮二號上。
  在軌補加推進劑的過程也被稱作「太空加油」。目前國際上掌握這項技術的只有俄羅斯和美國等少數國家,其中實現在軌加注應用的只有俄羅斯。
  美國行星學會太空專家賈森•戴維斯對新華社記者說,天舟一號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其「太空加油」能力。美國「天鵝座」和「龍」貨運飛船均不具備「加油」能力,與天舟一號最有可比性的應該是為國際空間站送貨的俄羅斯「進步」飛船,「然而據我所知,‘進步’飛船無法給國際空間站自動加油,必須有空間站上的人在一旁提供協助。天舟一號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其加油過程完全由地面控制」。
  除運送物資外,天舟一號上還會開展多項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如微重力對細胞增殖和分化影響研究、非牛頓引力實驗檢驗的關鍵技術驗證等。這一點也被法新社、美聯社等眾多國際媒體特別提及。
  天舟一號20日晚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為期5個多月的太空飛行任務,包括與天宮二號實施3次交會對接。第一次交會對接和此前與神舟飛船自動交會對接的控制方式相同;第二次為繞飛交會對接,這是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之一,可以讓航天器從多個方向與空間站對接;第三次為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可將之前需要2天左右的交會對接過程提速到6小時左右。除3次交會對接外,天舟一號還將對天宮二號實施3次推進劑在軌補加。
  東京外交學者網站發表的文章《為什麼中國的新貨運飛船如此重要》指出,天舟一號發射是一項重大成就,將為今後建成的中國空間站提供獨立、本土的物流運輸途徑,推進劑在軌補加能力則是維持人類在太空常駐以及空間站建設運行的重要一環。
  德新社援引澳大利亞航天專家莫裏斯•瓊斯的話報道,中國想為未來的空間站提供補給,貨運飛船不可或缺,「所有長時間太空飛行均需要物流運輸,沒有貨運飛船,中國空間站就無法運行」。
  1992年,中國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並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這次任務完成後,中國將正式邁進「空間站時代」。
  美聯社報道說,中國發射能與空間實驗室對接的無人貨運飛船,把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又向前推進一步。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專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在接受衛星網的採訪時說,天舟一號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向建設軌道空間站邁出的「巨大一步」,令國際航天界矚目,「我們見證了另一位重要選手的崛起」。
  德新社發文指出,中國借助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了首艘貨運飛船,這讓中國成為第四個擁有自己貨運飛船的國家,同時向建立自己的空間站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澳大利亞航天專家瓊斯表示,中國航天實力增強為德國以及歐洲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中國與德國的合作「強勁有力且富有成效」,2011年,中國神舟八號飛船攜德國生物醫學實驗裝置SIMBOX上天後安全返回地球,兩國合作「將來可能會更多」。
  就在本月初,歐洲航天局宇航員、德國材料科學家馬蒂亞斯•毛雷爾還向媒體表示,他很期待與中國同事合作,一同飛往未來的中國空間站。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