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賀一誠: 馬場土地擬建多功能文體場所
  • 內地女子吞賭客55萬元彩金輸清
  • 祐漢舊區都更將啟動 順利樓今年開工
  • 賀一誠冀年底設容納5萬人臨時活動場地
  • 賀一誠:祐漢都更項目今年啟動
  • 賀一誠: 加快證券法業內諮詢立法工作
  • 首季商品房銷售按年跌27.6% 3月一線城市房價降幅擴大
  • 賀一誠: 下月推新一輪引才計劃 冀「1+4」產業外地生留澳發展
  • 賀一誠︰研周末北區消費成效再擴至各區
  • 政府續研加碼支持中小企
  • 賀一誠:下月推新人才計劃冀外地人留澳發展
  • 首輪引進人才包括院士級產業領軍人物
  • 賀一誠稱深合區與澳息息相關發展
  • 賀一誠: 下月推新引才計劃冀外地生留澳發展
  • 首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6.2% 城鎮調查失業率5.2%
  • 內地穩增長政策顯效 一季度GDP同比增5.3%
  • 賀一誠列席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
  • 習近平晤朔爾茨 稱要客觀看待產能問題
  • 廉署冀藉修法調整職程穩定人員隊伍
  • 賀一誠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

澳門藝術節推動本地藝術發展

2017-04-27 06:30
澳門藝術節引入世界級演藝節目
由澳門特區文化局主辦的澳門藝術節,秉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播世界優秀作品,推動本地藝術發展」的宗旨和目標,至今已舉辦至第二十八屆。回歸以來,澳門藝術節著力引入世界級的演藝節目,積極推動本地藝文發展,已成為本地性與國際性相結合的文化藝術活動;同時不斷拓寬鄰近地區及本地觀眾的層面,成為澳門的品牌文化活動,是建設澳門成為「文化永續之城」的重要一環。
與澳門國際音樂節不同的是,國際音樂節內容集中在音樂方面,而藝術節涵蓋各種形態,單是表演藝術就還有話劇、粵劇、舞蹈、偶戲等。藝術活動在澳門正慢慢滋長,需要推動其發展的平臺;同時,藝術節目對於豐富市民生活顯得十分重要,澳門藝術節因此應運而生。
由澳門文化司署(前稱文化學會)和澳門市政廳舉辦,1988年第一屆澳門藝術節誕生,這亦是葡治時代重要的文化政策體現。當年有38個澳門民間藝術團體參與,分為舞蹈、攝影、音樂、書畫、戲劇以及藝術行政等六個類別小組,每個小組推選兩名代表,聯同澳門文化學會(現文化局)三名代表,共 15人組成第一屆澳門藝術節籌備委員會,策劃純本地製作的演出節目。
第一屆藝術節確立了發展本地藝術的三個重點:一是促進各民間藝術團體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二是加強各民間藝術團體的認識,促進團體之間合作;三是通過藝術節這一短暫的機緣,讓市民認識各民間文藝團體的工作,培養市民參加有利社會活動的興趣。
第一屆藝術節後停辦了兩年,1991年再由澳門文化司署(前身為澳門文化學會,現文化局)主辦「澳門新春藝術節」(第二屆澳門藝術節),當時節目仍以本地民間藝團為主,並邀請內地表演團體來澳共同演出。到「第三屆澳門新春藝術節」時,除本地及內地的藝術團體之外,還首次邀請了海外團隊參加,包括來自韓國、印度、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西班牙、英國、美國及葡國的藝團。1995年開始,藝術節由澳門文化司署及澳門市政廳(現民政總署)共同主辦,直至2004年,才由文化局獨力主辦。
有一段時間,藝術節將著力點放於民間,以「本地一項文化盛事,不僅可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推動本地藝術的成長,同時也是以文化促進旅遊、提升澳門城市形象的一個契機」為宗旨,節目安排迎合大眾口味,強調雅俗共賞,那時,活動以中國內地和外國節目為主,本地節目較少,缺乏明確的藝術取向,參演藝團水準亦參差不齊。2001年後,藝術節重新以「推動本地藝術發展、傳播世界優秀作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作為宗旨,更以「推動本地藝術發展」為首要方針。
回顧藝術節歷史,節目演出地點亦有不少改變。回歸前,澳門還沒有一個專業的表演場館,當時的演出場地主要是綜藝館(體育館)、崗頂劇院、澳門大會堂(電影院)、盧九花園春草堂等,並非正規演出場館。隨著澳門文化中心的落成,才有了理想的演出場地,而世遺景點受社會關注,藝術節的表演場地逐步延伸,遍佈澳門各大特色景點,政府希望讓市民及遊客能更好地感受到環境與藝術相結合的氛圍,因此媽祖廟前地,玫瑰堂,大炮臺等都曾作為藝術節演出場地。
B.jpg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