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工聯文委參訪江門
  • 公總青委會了解審計
  • 福州三山同鄉會晤閩商務廳
  • 同心演唱會傳承傳統文化
  • 工聯筷子基親子外遊促溝通
  • 安徽統戰部訪省級政協會
  • 粵澳工商聯珠企交流大健康
  • 基層公職協撐珠慈善活動
  • 各界:同心協力護國安
  • 江西僑聯訪僑總擴合作
  • 特首冀深化澳佛旅遊合作
  • 賀一誠晤聖普副議長
  • 賀:澳優勢助安企拓內地商機
  • 和諧廣場今起臨時交管
  • 美高梅團隊齊閱讀弘工匠精神
  • 新聞特搜
  • 澳大學者解密人參屬植物抗菌
  • 粵貿促會訪中西學院促合作
  • 菜農校園之星才藝賽精彩紛呈
  • 勞幼華師附幼締結姊妹

社工:陪伴聆聽紓青少年情緒

2017-05-09 06:35




    日常生活被忽略細節易觸發問題

    社工:陪伴聆聽紓青少年情緒

    街總社區心理輔導隊主任陳立文表示,青少年情緒問題大多傾向隱蔽性,不習慣主動向外求助,生命熱線輔導方式傳統,較難貼近時下青少年想法。呼籲社會看待青少年情緒問題時,應避免使用批判言詞,陪伴在他們身邊共同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受關愛。

    日前,本澳接連發生多宗自殺事件,其中一名十六歲少女輕生事件,更引起公眾高度關注。陳立文表示,雖現時輔導隊接觸個案中青少年佔比例較小,但不代表青少年無情緒問題,他們問題大多傾向隱蔽。不少青少年都會覺得生命熱線,或心理健康講座等傳統心理輔導方式“過時”、“老套”,即使遇到情緒問題都不會主動使用相關服務,首選與同學、師長或家人傾訴,可見身邊人處理青少年情緒問題肩負重要角色。

    切忌標籤重視關懷

    值得關注的是,每當發生青少年自殺事件後,不少人或會直接聯想與學業、感情或家庭環境有關,惟往往許多時引發青少年情緒問題的導火線,反而是在日常生活被忽略的細節上,即使向身邊的人傾訴亦獲回覆“唔好諗咁多”,讓他們感受不到關懷,無法抒發日積月累的情緒,繼而產生自殘甚至輕生的念頭。同時,青少年有很高模仿能力,如父母在子女頂撞時選擇鬧、打來管教,這些負面行為或情緒表達潛移默化,或讓青少年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讓他們從小隱藏抑鬱症狀,故家長須採取正確管教方式。

    要預防青少年情緒問題惡化蔓延,需以陪伴的態度處理他們情緒問題,切忌先入為主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標籤為反叛或錯誤行為。陳立文表示,若居民遇到青少年透露有自殺念頭時,應避免使用批判性質的言詞刺激他們的情緒,建議可採用“不如講多啲畀我聽”、“我好願意聽你講”等鼓勵性說話,讓青少年感受到有人用客觀和關懷的態度,陪伴他們共同解決問題。其次須多花時間留在身邊,避免他們獨自胡思亂想。

    政府可考慮引進手機程式或網頁等新型輔導模式,相信有助提高發掘隱蔽青少年情緒問題。

    他稱,街總社區心理輔導隊現也有向居民提供直接心理輔導服務和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居民如有疑問可向相關心理輔導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