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着重解決旅遊接待能力瓶頸痛點
  • 瑞銀再裁員 料炒前瑞信60%人手
  • 受惠政策利多 港股升287點
  • 三月旅客272萬 國際客佔20萬
  • 粵兩批白名單授信737億
  • 儲蓄國債難求?國家財政部:適當增發
  • 學者:中葡合作新舉措 強化澳平台角色
  • 漁碼消費嘉年華周五開鑼
  • 電商借平台優勢 助葡語企走出去
  • (一家之言)強化平台作用增遠程旅客
  • 全球資產短期晉避險模式
  • 姆明谷互動展 沉浸童話世界
  • 美元堅挺 英鎊跌勢未止
  • 安踏首季業績符合預期
  • 深澳商會展旅遊合作
  • 先加後減 特斯拉內地突全系降價
  • 深合區出台首個中葡合作扶持辦法
  • 中葡論壇助力國家高水平開放
  • 潘功勝:各方應推動IMF份額改革
  • 學者:提供會展業甜品到會服務

澳十萬歸僑平台彰顯優勢

2017-05-11 06:35




    澳十萬歸僑平台彰顯優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後,按照中央政府的統籌部署,特區政府積極支持、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年初設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到底本澳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各行業應如何把握機遇?本版將推出系列專題,作為澳門社會參建“一帶一路”的工作巡禮。

    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表示,僑總已把融入和助力“一帶一路”作為會務重點,透過“引進來,走出去”支持特區政府參建“一帶一路”。澳門有來自世界各地六十個國家的歸僑五、六萬人,連同僑眷達十萬人,平台作用顯著。澳門長遠要推動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走出去”的同時又可“引進來”,促進雙邊貿易。建議政府就設立“一帶一路”基金作可行性研究。

    增宣傳擴民間外交

    澳門歸僑、僑眷從事多元產業,無論在澳門或外地均有參與當地經濟發展。親友人脈廣闊,與僑居地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僑界社團與很多海外國家僑界社團有合作交流,關係密切、來往頻繁。

    為了讓海外僑團、僑領更認識“一帶一路”,該會近年邀請國家發改委、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制訂的專家學者,來澳舉辦講座;通過全國僑聯合作,邀請海外僑聯委員及四、五十個國家的僑領來澳出席活動,進一步認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政策,加強在居住國的宣傳力度,發揮民間外交重要作用。

    很多僑領在居住國與政要關係密切,人脈廣泛。部分“一帶一路”國家政要曾向僑領查詢,擔心中國推行相關措施是否為了方便中國企業家取得利益,甚至擔心政策目的是搶奪資源。考慮到如果地方僑領都不清楚國家政策,很難向當地政府人員介紹。故歸僑總會發揮澳門的平台作用,透過民間交流,通過“民心相通”促成合作。

    實地考察說服力大

    這些僑領來澳後,讓他們到橫琴、廣東、廣西實地考察,廣西與東盟國家關係密切,是“一帶一路”沿線省份,再到北京。主要通過澳門再延伸路線,僑領實地體會後,回到原居地說服力很大,了解到國家推行的“一帶一路”政策,與沿線國家可互惠互利、資源共享、達至共贏。

    本澳僑界主動“走出去”,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了解澳門的變化,發揮好平台作用。社會很多人關心,澳門在參與“一帶一路”有哪些好處?澳門市場空間細,屬外向型經濟、依賴性很強,作為微型經濟體但擁有自由港的制度優勢、是低稅區,人員及資金出入自由等等,都是澳門的優勢。

    粵澳名優展效益佳

    澳門回歸十八年,經濟高速發展,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經濟多元的亮點在於會展業,場地設施趨完善,吸引不少人士來澳參展辦展,帶動商務旅遊發展。去年粵澳名優商品展提出,希望邀請“一帶一路”國家來澳參展。該會去年邀請印尼展商,當地組織五十家參展商來澳,是目前為止印尼最大規模海外參展團。去年參展效益很好,不少廣東展商藉以與印尼展商對接促成合作;澳門居民亦可直接購買到印尼產品,了解到印尼情況。

    去年參展成效顯著,香港今年亦邀請印尼赴港參展。今年粵澳名優商品展會繼續開拓“一帶一路”國家,計劃邀請緬甸代表團來澳,相信可促進粵澳與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又可豐富展會內容。

    以僑引僑促成合作

    澳門僑界熟悉當地語言,方便溝通,進一步發揮澳門平台作用,這亦是澳門的優勢。澳門僑界平台和資源優勢明顯,僑界國際資源豐富、人脈網絡廣,“以僑為橋、以僑引僑”,借助澳門僑界平台搭橋,並以僑界資源吸引僑資促合作。澳門以中小微企為主,若靠自身能力,往往缺乏實力,透過合作可助中小企“走出去”,僑界有豐富人脈關係,可促成合作。

    畢竟“一帶一路”涉及很多國家,要在當地投資,先要了解當地資源、社情民意、法律法規政策。僑界對相關地方較認識,可與中小企抱團“走出去”。

    現時內地很多國企或民企都有意響應國家號召“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大型項目,如基建、礦產資源項目等,需要很多技術支援及資金實力支持,才可“走出去”,不能盲目參與。澳門僑界已協助不少企業“走出去”,涉及資源開發、房地產項目、農業、食物加工等。政府現時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僑總亦配合推介“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澳就讀大專院校。

    本報記者  楊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