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深合區出台新政促與葡語系國家科技合作
  • 司警破“猜猜我是誰”案拘兩名懷疑接贓女子
  • 涉樓市撤辣相關法案獲通過 公布翌日生效
  • 內地漢頻繁出入境 警查揭食店涉助假聘用
  • 乒球世界盃:馬龍擊敗勒布倫躋身八強。
  • 立會採緊急程序審議涉樓市撤辣相關法案
  • 議員倡藉全運會激勵全民運動
  • 橫琴“組合拳”助琴澳科創產業加速發展
  • 多名議員促與灣區院校合作培養人才
  • NBA附加賽:七十六人 105-104 熱火
  • 港漢涉改裝輪椅走私大量電子產品到內地
  • 再有長者墮電騙案 司警截2港女涉來澳收款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多名議員關注本澳“1+4”發展
  • 西灣橋往氹因車禍擠塞 當局籲用其他大橋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暴雨警告13:45取消
  • 首季入境旅客逾888萬人次 數字續向好//旅博會下周舉辦

框框外的中文堂

2017-05-14 06:30
負笈臺灣多年,從大學本科讀到研究所,雖然因為撰稿的需要,還常常留意著澳門的教學議題,但在中文系的學術圈鬼混久了,也漸漸忘記中學時候的中文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是幸運或者也是不幸,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要幫忙承辦一場臺灣的高中國文課教學論壇,這才半強迫性地回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上的中文堂。當然,澳門和臺灣兩地的教學環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但對於那種「中文堂就是無用和無聊」的焦慮,似乎卻是共通的。不知道為甚麼要一字不差地背誦的詞語注釋和作家生平;受制於升學考試所須而不能隨便更動的乏味課文,尤其是與現代生活無法扯上任何關係的文言文;又或者是那些只記名字但根本不會運用的修辭手法,那些年的那些惡夢,倒也不是澳門學生的專利,在那個宣稱中文能力比我們好上多倍的臺灣,原來也切切實實地發生著,而且惡夢程度絲毫不比我們遜色。或許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本來這場論壇預計只是一個小規模的交流活動,提供一個平臺來讓主要是高中國文老師還有準備踏入教學現場的大專生等群體,一同思考中學國文科的困境和出路;但沒想到,隨著臉書專頁一篇篇專題邀稿的刊出,引來的關注和收到的回饋,無論數量和質量都遠超我們的預期,更有傳媒機構主動提出合作計劃。這種現象,是否說明了:其實大家都意識到,中學中文科的教學,從學科本質、教育目標到教學手法,都有迫切變革的需要?
幫忙舉辦的活動能有這麼大的迴響,這自然是讓人振奮的一回事。但讓我不禁好奇的是,如果把地點從臺灣移到澳門,又是否能引起這種程度的關注?事實上,此一議題在臺灣絕不新鮮,無論是體制內外,都已經有不少圍繞著教學目標或方法的新主意、新點子,而且在部分學校裡,甚至已是把這些新點子投入到實際的教學現場,像是「翻轉教室」、「學思達教學法」、「學習共同體」等等的概念,早就在實踐當中。如此看來,這次的論壇活動也不過是乘著潮流大勢所趨而已。可是,澳門呢?澳門的教學現場又有沒有實施這類新想法的條件?或者更根本的是,澳門的教育圈有沒有這些新想法?像上文說的,筆者離開中學課堂已經太久了,或許那些年乏味的中文堂,現在已經百花齊放、欣欣向榮也說不定;但無可否認的是,被作者生平、詞語注釋和修辭手法磨蝕掉中國文學學習興趣的澳門學生,仍然不在少數。
筆者思考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這樣的:套用「課程設計之父」泰勒的一句話來說,如果學生不打算成為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該學科的知能可以帶給他甚麼?現在中文科課程的困境在於,考試導向的功利色彩在短期內不可能消失(感謝四校聯招),在這前提下,談甚麼變革似乎都只是枉然,君不見美其名為「教育改革」的《課框》和《基本學力要求》,最大的效果就是成功地讓老師填表格填得叫苦連連?但如果對照一下臺灣的現況,即使在「十二年國教」改革正式實施後,「考試」在臺灣中等教育階段的重要性,仍然佔有比澳門高得多的分量,而且題型照樣是最為填鴨的選擇題為主。升學考試導向的教學壓力,不論臺澳都是如此,所以問題的核心應該是,如何在考試導向的前提之下,儘可能讓學生從中文堂帶走更多東西?
因為有升學考試導向的前提,所以教材選文不能改(例如臺灣聯招試指定的範文)、書本內容不能變(例如考試常考文言虛詞,你不能完全丟掉不教);但在這既定框架之內,應該還存在著不少可以調整的彈性空間。要讓這彈性空間發揮出價值,首先要確認的是,到底老師要運用這彈性空間來實現怎麼樣的(升學目標以外的)教學目標?年輕一輩間流行的答案可能是「批判性思考」,這自然是相當重要,能做到固然好,只是問題在於,要從現有的教材和範文裡,調配出有助於「批判性思考」的藥方,難免有點強中文科所難。對於上面這個問題,筆者個人提供的答案是:「論述能力」,以及「感受能力」。前者應該比較容易理解,需要補充的是,現今社群網站當道,各式議題都可以在這平臺上呈現、對話甚至爭論,這已成為年輕人參與公民社會的最重要渠道,但也正因為如此,需要以簡煉文字表達自己觀點立場和回應別人意見的機會,比以往更常出現,「把一個意見用最少量的文字好好表達清楚」這個能力的重要性,也因而變得極為突出。當我們還在練習那些敘述文、抒情文、描寫文的時候,相對來說卻忽略了「論述能力」的培養,甚至不少人到了大學畢業還無法好好論述一件事,不能不說這是中文教育側重於非議論文書寫的遺憾。至於「感受能力」,表面看來更為遙遠「離地」,但實際上,這恐怕才是讓學生覺得中文堂不只是背背背那麼無聊乏味的關鍵。那些教材上的課文,除了跟學生的考試成績有關之外,還可以怎樣跟他們產生具體的連接?要讓他們不抗拒課文、不排斥閱讀,更重要的應該是,讓學生在中文課裡接觸到的文章,能使他們聯想到切身的經驗和情感,使他們能從情意上認同、接收課文裡的訊息。更「離地」地說,在中文科裡培養「感受能力」,目標是讓學生成為「有溫度」的人,而這是一切人文精神的前提。這雖然看起來很遙不可及,但如果我們讀小說會被打動、看電影會覺得心有同感,那麼在課堂上面對的這些文章,應該不至於只能教得味同嚼蠟。當中的關鍵也許只是,老師和同學在拿著這些文章的時候,是抱著甚麼樣的目的和心態而已。
筆者不在教學現場,無法提供甚麼教學經驗和具體方法,以上所說的,也不過是一些可能的思考方向而已。但正如我們在臉書上成立的「國文課≠課文國」活動專頁,刊出的文章亦無非為了引起教學工作者以至非教學工作者的反思。真正的目標其實是很基本的:能不能讓學生不再覺得中文堂是無聊和無用的?只是跟臺灣相比,澳門的這條路似乎還更遙遠。
不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