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北區社諮委員關注環境衛生

2017-06-02 00:11

趙蘭瑛

蔡思偉與張森華

鄭鑒康


【特訊】北區社諮委員蔡思偉、張森華、李從正、趙蘭瑛及鄭鑒康在議程前發言中均關注北區衛生與大廈管理等問題。蔡思偉和張森華以媒體報導「全澳最臭巷衛生堪憂」,指出北區部分內巷衞生環境惡劣,促請當局通過成立非政權市政機構改善環境;鄭鑒康亦指出北區的公共休憩區設施及衛生環境仍存不足,期望當局能持續檢視及改善,而李從正和趙蘭瑛則認為居民對大廈公共設備安全的認知不足,冀當局加強宣傳教育。
蔡思偉和張森華聯合發言表示,日前有媒體頭版報導:「全澳最臭巷衛生堪憂」,指內巷衞生環境惡劣,多個大型垃圾桶長期被放置在大廈門口旁,除溢出陣陣惡臭,還引來蚊蟲,老鼠,蟑螂等成常客。而這個“全澳最臭巷”正正是位於人口密集的北區。他們指出,在許多社區屋苑中,這樣惡劣衛生環境的確長期存在,卻因為大廈沒有管委會或者是物業公司不作為,政府無法介入大廈公共部分管理,問題愈演愈烈,這些大廈的公共地塊已經成為社會管理的真空地帶,環境衛生甚至是社區安全的黑點。日前,多位市民亦投訴,指住所所在內園的環境惡劣,有人把廢置汽車長期泊於內園,人行通道也長期有人擺放雜物,蚊蟲老鼠為患,給市民日常生活帶來困擾,但是苦於求助無門。由於問題屬於社區自治的層面,更多需要業主委員會,管理公司和大廈居民的配合,他們建議當局盡快成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整合各部門涉及社區援助的職能部門和基金,重組社區服務體系,協同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在資金,服務,諮詢,調解方面全面強化對業主會的組織和支援力度,此外,啟動社區營造計劃,聯同社會團體,業主會,管理公司,資助各社區建立社區休閒娛樂,文化教育的場地或展示區塊,支持各類有利於環境美化和鄰里友善的社區工作。
鄭鑒康則指,近期當局相繼啟用了一些新休憩區,如黑沙環重型車輛停車場休憩區等,增加了居民的休憩康體空間,值得稱讚,但仍有改善空間。不少居民指前往重型車輛停直場休憩區的路口缺少指示標識,不方便尋找,而且場地面積空闊,可增加長者健身設施,而部分座椅的位置太近遛狗區及有關遮蔭配套未齊全,都影響使用體驗。又如筷子基綠楊花園兒童玩樂區,部分塑膠地面出現下陷,雨後時常長時間大面積積水,危及兒童使用安全,反映出公共休憩區的管理存在改善空間,他期望當局能持續進行檢視及改善,如提高場地利用率,完善遮蔭等配套,及是否能尋找更適合的物料或設計以減少地面積水。此外,他還建議當局加強休憩區渠口及綠化帶的滅蚊工作,保證居民休憩的健康及安全。
另外,李從正和趙蘭瑛則關注大廈公共設備安全問題,他們以近期唯德花園和去年祐漢樂富新邨所發生的停電事件為例,指出部分樓宇由於老化問題,設施缺乏保養的情況下頻頻出現意外,反映出現時制度下,缺乏即時處理大型停電事件的機制,令公眾在危機之中未能得到適當支援。同時,部分二,三十年以上樓齡的樓宇,多數對於內部電力系統都缺乏必需的誰護工作,甚至沒有定期清潔而任由設備塵封,這亦反映出居民普遍對於電力系統的安全意識非常不足,現時亦沒有法例對樓宇電力系統的定期維修保養有所規定。故此,他們建議當局就有關樓宇公共電力的法例或指引作出檢討及更新;規範樓宇電力系統定期進行安全維修保養及檢查;加強對於大廈公共電力設施實施的教育工作,讓居民,管委及管理公司了解責任及維修保養的重要性;此外,還應制定大型停電事故的應急方案,設置(或開放)資源解決受災居民的基本需要,例如開放災民中心讓有需要居民暫時入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