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台媒:大陸快速進步,台灣不應趕上順風車嗎?

2017-06-10 07:30

【香港中通社6月9日電】臺北消息:台灣《中國時報》(中時)發表最新一篇、也是其“謀求兩岸新共識系列”壓軸之作的社論直言,在大陸快速進步的情勢下,台灣不應該與大陸好好相處,趕上成長順風車嗎?
中時這篇題爲《超越藍綠,不要被政客綁架》的社論指出,真道理性、愛台灣、兩岸和平共榮、人民日子過得更好,不論從什麼政治立場出發,應該都是朝野與兩岸共同追求的目標,更應該是簡單的共識,但這類中肯之論近年卻漸漸從公共論述中消失。
“我們真的喜歡活在敵我分明的社會,事事分藍綠,不論是非?我們真的希望台灣在內鬥中衰弱?希望兩岸兵戎相見?”
社論分析說,海峽兩岸乃至台灣朝野,並不是沒有共識的基礎,當然也存在著分歧,重點是,在共識與分歧之間,要選擇擴大共識?還是放大分歧?如果多數人選擇關注共識,那麼,就把智慧與心力多放在如何擱置爭議,如何求同存異,如何凝聚共識。如果多數人只想瞄準彼此的分歧,企圖消滅對方,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兩岸與朝野永恆的衝突與對立,相互毀滅。
回顧台灣過去1年,不正就是這樣的具實寫照?領導精英只在口頭召喚或書面聲明上頌揚和平、高倡和解乃至呼籲合作,實際作為卻死守基本教義,讓彼此間的猜忌越來越深,互信愈來愈低,距離愈來愈遠,分歧愈來愈嚴重。君不見,兩岸花了好幾年才累積出的善意與情感,沒幾個月就消耗殆盡;朝野藍綠之間本來就微弱的互信,幾個月來朝對野無法無天地追殺、野對朝無止境地抵制批評,只剩下零和對抗。但人民呢?人民應該忍受政客相互報復造成的政治動盪、社會不安與經濟衰退嗎?
過去1年民怨擴大,蔡英文乃至執政黨聲望不斷下探穀底,在野的藍營並未得到好處,講起來全都是輸家,但更大的輸家是一般民眾。換一個政黨上臺,該淹的水沒有少淹,該塞的車也沒有少塞,年輕人的薪資還是上不去,退休者的年金卻要被大砍。政府這頭抱怨預算吃緊,那頭又弄個大而無當的前瞻計劃準備燒錢,不論是年金也好,前瞻也罷,朝野拉開戰線,屆時難免議場打上一架、街頭警民對峙一番,結局可想而知。
社論認為,對政客而言,炒做“分歧”,升高對立才是他們利益所在。所以這些政客不斷煽起兩岸敵意,拉開朝野對立,彷彿兩岸、藍綠間,只存在永恆的分歧與對立,不存有一絲的合作與共識。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只是在太多政客的惡意操弄與激盪下,人們多數時候只看到分歧與對立。多少年來,許多人的思維框架被綁架,只懂得用“統獨”、藍綠二分法識別議題,看到的全是片面、負向的,行動上的選擇只剩下對抗。
今天如真愛台灣,就要尋求建立兩岸與朝野共識,首要急務是從政客建構的對立框架中自我解放,轉換成更超越、更有高度的思維框架。在大陸快速進步的情勢下,台灣不應該與大陸好好相處,趕上成長順風車嗎?要與大陸善處,能不顧及大陸的基本立場與利益嗎?台灣應該自我孤立嗎? 換一個思維框架就會警覺,分歧其實多是人為操作,執著於分歧,只會圖利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政客。
社論表示,兩岸及台灣朝野之間原本存在許多可能的共識,發掘出來、營造出來,當可締造互利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