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職技培訓發展資助下周一起申請
  • 消委會葡食安局商保消費權益
  • 深合區解讀多功能自貿賬戶
  • 中葡展示館豐富葡語國產品
  • 財委會:政府制訂預算應審慎
  • 去年三季四項目預算額有變
  • 樓市今“撤辣”
  • 一戶通商社通擬辦物商業登記
  • 李鴻忠出席中葡論壇開幕式
  • 迎接盛會
  • 去年公共停車場回報億一略減
  • E1區海關兩棧橋竣工
  • 警一周檢控百三違規行人
  • 輕軌橫琴線擬年內通車
  • 十六浦口首季罰四百途人
  • 大專生微電影賽徵件
  • 在粵澳生兩津貼下周申請
  • 城大探討琴澳文產高質發展
  • 中西學院訪科學發展基金
  • 專家科大談雪域高原防災

控車辣招來 廢車何處去

2017-06-24 06:35

    控車辣招來     廢車何處去

    面對一頭煙的交通困局,政府今年的控車手段可謂多管齊下,既有經濟“辣招”大幅增加車輛費用和咪錶費,又來“甜頭”資助淘汰二衝程電單車計劃,再來行政手段夾攻:尚餘一周,強制驗車年期將全面縮短,由十年變八年。根據政府統計,今年有近萬四車輛登記註銷,首五月同比激增七成六,大量新增的廢車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當局估計今年須受檢的車輛逾十二萬輛,其中受驗車新策影響,新增首驗和強制驗車約三萬七千輛。換言之,車齡滿十載的多達八萬輛。再轉個角度,當局三、五兩月曾提供免費測試,平均及格率僅六成七。雖然政府強調大部分送檢車並非勤保養、勤維修,實際及格率應不止於此。惟以全澳超過廿四萬輛車為基數計算,數以萬計的車輛遭淘汰不足為奇。

    對廢車的處置不外乎政府收、財政局公開拍賣,或賣給廢車場兩途徑,之後幾乎都是殊途同歸,或整車或拆件後賣往其他地方,但無論舊車抑或廢物市場都面臨不斷飽和的現實。更大的問題是長期抱怨空間不足的劏車場,對急速增加的舊車搲爆頭,業界開始抗拒無價值的舊車,或唯有表演“層層疊”,再加班加點處理。

    政府積極控車本是好事,但對汰車引起的後續問題毫無招架之力。要補貼、批地予該行業,未必“名正言順”;要規管修車場污染環境和佔用公共場所的亂象而保障環境安全,又要擔憂影響業界的生存空間。於是乎講了十多年的《機動車輛修理工場的運作和發出准照規章》永遠在“修訂中”、“最後完善中”,曙光看不見。

    如何處理廢舊車輛,早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有答案。惟憧憬多年,將廢車運返內地的方案仍未能如願。不僅政府對整個粵港澳環保合作項目的進度鮮見提及,連澳門方首先要興建預先處理廢舊車輛的場地,都是拖至去年底有關的鋪路工程才姍姍來遲開標,預料一年後方能埋尾。該廢車預先處理場何時建、如何建,社會更是一無所知,居民的信心自然難建立,業界亦害怕飯碗一下子被打破,有待政府講清講楚。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