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只講教育 不談立法 陳俊明:必須面對垃圾徵費

2017-06-30 12:41

廢料收集、資源回收(論盡製表)
統計局數字顯示,金屬與玻璃類的資源回收逐年上升,紙類及塑膠類則正下降;家居廢料按年上升5.0%,工商業廢料則按年大增逾一成。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認為,現時澳門減廢的討論仍然薄弱,再拖延下去,澳門的垃圾只會有增無減。
堆填區飽和未有計 工商業垃圾大增
根據統計局的數字,2016年澳門全年共收集家居廢料23萬9993公噸,工商業廢料13萬7949公噸,分別按年增加5.0%和10.8%;而運往堆填的建築廢料則有326萬9千立方米,較2015年大幅減少32.4%。
建築廢料大減,陳俊明估計與工程減少有關。問題是,工程再減少,垃圾再減少,數量仍不是零。建築廢物堆填區早已堆積如山超過臨界點,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去年回應議員提問時亦直言「冇辦法」。環保局於2017年2月才建議,對所有進入建築廢料堆填區的建築廢料,包括由建造工地、家居和商舖等所產生的廢料,由現時免費改為收費,目前仍未落實。而已討論多時,將惰性拆建物運往內地處理的想法,環保局於今年3月表示仍處於協商階段,「力爭項目在 2019年正式投入運作」,即距今最少仍有一年半。
同時,澳門的家居垃圾量不斷上升,工商業廢物更大增逾一成。垃圾徵費的討論拖延多時。環保局曾於去年9月表示,已委託鄰近地方具經驗的調研機構開展「澳門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有關研究預計在2016年第四季開展,為期12個月,在完成研究後將適時對外公佈。但當中未有提及工商業廢料是否亦會納入徵費之內。而環保局去年亦指限制使用膠袋的公開諮詢已經進行,但下一步工作一直未見公布。
陳俊明指,政府必須面對垃圾徵費及膠袋徵費的問題。「徵費是一定有需要。現時澳門採用的垃圾管理模式跟香港截然不同。澳門絕大部分的家居垃圾,除拿去資源回收外,都是送去焚燒。暫時未能做到零廢棄物的城市,政府需要實行污染者自付政策,其中一個就是實行家居生活垃圾徵費。我們討論,可能要十年後才能立法,但現在不談,我們就連改變的機會都沒有。」
他希望,在新的10年環境保護規劃中,可以見到垃圾徵費的時間表。「這最少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再拖下去其實無止境,垃圾量不斷增長,我們只有靠立法。教育講了很多年,但始終需要法規去改變市民的習慣和生活配套。模式參照韓國、台灣、香港,這個可以再討論。」
 
支持回收物 政府應帶頭做起
回收方面,民政總署及環境保護局全年共回收188.4公噸金屬類廢料,按年增加23.4%;玻璃類廢料660.2公噸,按年增加16.0%;塑膠類及紙類則分別減少15.1%及0.5%。2016年秋天開始,政府亦積極推動電池回收,計劃實行至今不足一年,已收集到2600公斤的廢舊電池,反應之熱烈,可見需求,亦顯示澳門居民對循環再用的重視。但目前收集到的廢舊電池只能會運往澳門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作無害化處理,然後棄置,而非提取分離電池中有用的物質,作為原料再利用。環保局曾指,目前在澳門產生的廢舊電池數量不足以形成相關回收產業,故現階段以無害化處理較為合適,將透過區域合作,把回收的廢舊電池出口到可作資源化處理的亞洲地方。今年5月,環保局亦表示將於11月前推出電腦和通訊設備回收計劃,但未有公佈回收設備後會如何處置。碳粉盒回收方面,現階段政府則未有恆常回收機制。
陳俊明認為,在支持使用回收物品方面,政府一直沒帶頭行動。「例如政府會否優先採用資源再造的物品?政府用的紙不是再造紙,招標內亦沒有要求使用一些資源回收物品。」沒有強烈的需求訊號,回收反應亦都疲弱。「澳門整個回收行業都在息微。地價貴、租金貴、人力貴,回收了的物品都回不了本。」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