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澳發揮旅遊服務產業價值最大化

2017-07-07 06:35


    打造國際灣區

    澳發揮旅遊服務產業價值最大化

    【本報消息】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粵港澳三地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表示,簽署協議目的在於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讓灣區內每個城市的自身價值最大化。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在“旅遊服務產業”上的作用尤其關鍵。

    龐川表示,一六年,粵港澳大灣區以0.6%的國土面積、4.9%的人口,創造全國13%(包含港澳)的經濟總量。灣區內全球首百家高校、科技研發、先進製造企業雲集,可謂創新要素集中。

    灣區內各城市的角色分明,作用互補。澳門的“旅遊休閒中心”定位,別具意義。相比香港的金融、深圳的創新、廣州的會展、東莞的製造,澳門的旅遊城市形象也十分鮮明,也可在城市集群中發揮這個形象的最大價值。

    旅遊專業人才輸出

    不過,大灣區經濟講求的除了“各司其職”,也需考慮“輸出融合”。基於缺乏工業及金融板塊的支持,澳門本身並沒有太多產品或貿易可輸出,最能體現成效的,除了自身旅遊產業的創新和升級,“旅遊服務”和“旅遊管理”的專業人才輸出也將是澳門的價值所在。

    澳門擁有五星酒店群、各種綜合娛樂服務和眾多米芝蓮餐廳,每年有大量遊客到訪,是旅遊業人才實踐體驗的最佳城市。同時,在“旅遊教育”方面,澳門各高校近年都取得不錯成績。當然,“人才輸出”要成為產業鏈上的核心所在,除了提供基礎培訓,還應當對“精英階層”進行可持續進修和輔助發展,“旅遊教育”不應只針對“酒旅”基層服務的培訓,應加大在管理、規劃及“旅遊服務”周邊產業從業人員的培訓,例如產品設計、烹飪廚藝、綜藝娛樂等。重點挖掘縱向的人才上升通道,以及橫向的多元人才模式擴展。

    培育資源融合升級

    人才培育模式需要升級,人才培育資源也需融合和升級。本澳土地資源緊缺,在旅遊項目上還不算齊備。本澳可借助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創新的趨勢,聯動周邊一些二三線城鎮,以區域內的聯動創造更有利資源。例如中山和本澳的關係十分密切,不存在產業利益衝突,澳門與中山遊艇自由行更已正式通航,如可聯合中山共同規劃試驗性的“特色旅遊小鎮”,增設本澳投資的主題樂園區域或醫療旅遊、教育旅遊、文化旅遊等試驗項目,由本澳培養的旅遊人才管理作為教學實踐,相得益彰。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既可幫助穗港深這些大城市的轉型,也有助區域內周邊城市通過融合而獲得價值提升。澳門作為其中旅遊重鎮,既要着眼本土,利用“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優勢,成為區域內的旅遊中心,成為中葡聯動之間的旅遊產業紐帶;也要力爭擴展,通過價值的輸出,與周邊地區強強聯手爭取最大利益,甚至成為中葡旅遊產業孵化的基石,從而獲得本澳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