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神舟十八號進入預定軌道 發射圓滿成功
  • 日圓貶勢止不住 日銀最快周五出手干預
  • 同方威視歐洲辦公室遭突襲搜查 商務部表示強烈反對
  • 港珠澳大橋五一假期小客車免費通行
  • 雷軍:小米SU7鎖單量逾7.5萬 全年交付目標10萬輛
  • 美強制TikTok不賣就禁 周受資:將提法律挑戰
  • 管理學院提民航發展策略建議 倡設民航專業學位課程育人才
  • 三展館設逾千三展位 旅博會本周五揭幕
  • 料5至6月每周平均辦三場會展 貿促局:參展客商逾1.4萬人次
  • 深合區真金白銀助澳青創新創業 議員籲推新政鼓勵澳人赴琴就業
  • 深合區推扶持辦法促中葡科技合作 商會冀擴大開放吸引外企落戶琴澳
  • 一常會續審《公共採購法》法案 籲公共採購清晰開標評標委運作
  • 歐元區4月PMI遠優於預期 歐洲央行或延後減息時程
  • 持續投資民營煉化企業 沙特阿美擬入股恒力石化
  • IEA料今年佔比增至20% 中國電動車全球可賣千萬輛
  • 中國股債市重錄外資淨流入
  • 中國版量化寬鬆來了? 人行:買賣國債與QE截然不同
  • 首季公共財政收入262億按年升46% 博彩稅收219億元按年升1.16倍
  • 第一季註銷餐企激增232% 內地餐飲業「窮鬼套餐」盛行
  • 神十八明晚發射升空 葉光富任指令長

環保局政策負支援 本澳回收業就快被回收

2017-07-12 00:07

開業近30年的回收老店「志華行」,如今要面對結業的命運。 (梁燦旭攝)



業界認為,「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等於是變相增加負擔。 (梁燦旭攝)






澳門每日生產逾1,000多噸垃圾,數量驚人,要有效達成減廢,回收再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放眼世界,綠色產業是最有前景的行業,即使在中國大陸,環保相關產業都是一門大生意,然而在本澳,站在環保最前線的回收業,幾十年來卻是停滯不前而日漸萎縮。曾經全澳有300至400間回收店,如今僅剩不足40間。箇中原因除了發展飽和、市民環保意識低落外,環保局錯誤的政策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澳門回收業打滾30餘年的黎錦華,見證澳門回收業的興旺與衰落,憑著「志華行」在澳門屹立近30年,即使已是行內的「老行尊」,亦因為「孤立無援」,不得不考慮結業。

黎錦華指出,在80年代最好景時,一個月可以賺到萬多元,在當時已是可觀的收入。澳門回收業最主要出口地區是中國大陸,乘著內地經濟起飛,物資缺乏,回收業在當時算是獲利頗高的行業。但隨著發展飽和,內地終迎來產能過剩現況,導致回收物料如紙皮、金屬等價格不升反跌,「每百斤紙皮只賺得七蚊,個價同30年前無乜分別」。

環保局政策變相增加負擔

這種情況使得回收業亟需政府支援,業界多年來不斷提出訴求,2015年更發起罷市行動,卻始終未獲得實際回應。直至上月,環保局推出「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資助業界購置機器的一半費用。措施一推出,隨即被業界直斥是「得物無所用」!痛批環保局根本不了解澳門回收業面對的問題。

黎錦華表示,貨車泊在店外常被執法單位開罰單。(梁燦旭攝)

黎錦華表示,志華行面積不足千尺,除了回收業必備的壓縮機、磅秤,還有大量回收物充斥店面,根本沒有空間擺放新機器,「有資助是好事,但小企業根本用不著」。

環保業商會理事長黃榮枝指出,本澳環保業多以家庭式經營為主,且大都已有基礎設備,即使為取得政府資助而添購新機器,鋪面亦未必有位置擺放,而政府僅資助機器費用的一半,對動輒上百萬元的機器來說,「支援計劃」等於變相增加負擔。

「沒收過政府錢 給就好多」

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業界最迫切的問題並不是機器升級,而是場地不足,「若政府不打算協助業界解決場地問題,也應嘗試縮短業界存貨時間」,讓他們盡快把回收物轉賣到香港或內地,加快本澳回收處理。業界一直認為,政府理應補貼回收物的出口費用,才能真正紓緩業界壓力。

除了政策不友善外,執法部門亦不時「光臨」。黎錦華說,「我沒收過政府一毫子,但給政府的錢就好多」,「做我哋呢行,無畀政府罰過唔好講話做回收!」黎錦華如此斷言。他表示回收業不時要上落貨,有時將貨車停泊在店外實在迫不得已,但有關部門往往是「痛下殺手」,一個月被罰幾次亦是平常事,無疑增加了經營的成本。

為員工 靠良心「蝕住做」

志華行歷盡行業興衰,最終亦要面臨結業。黎錦華無奈地指出,志華行虧損並非一日之事,奈何店裡員工都已上年紀,年過半百在澳門找工作不容易,所以決定即使無錢賺都要繼續經營,作為對員工的情義。雖然志華行的鋪位屬於黎錦華所有,但亦無法轉型。黎錦華表示,除非政府能補貼鋪租或員工薪金等支出,否則回收業的結業潮無法避免。

黎錦華亦理解回收業是大家眼中的厭惡性行業,噪音、異味及衛生情況較差,但市民不理解,政府亦不支援,試問小店又該如維持?

政府有心 就能雙贏   黃榮枝提三建議

「一噸廢品先得幾百蚊」,環保業商會理事長黃榮枝表示,回收業界之中的可循環再利用物料佔本澳總廢品的18-20%,但因廢品量大、價值低、工時長,導致許多小店無法經營,「一個月只可以賺7,000至8,000蚊」,更不用說要與物價抗衡,在近幾年已陸續倒閉。

黃榮枝稱,就算向各部門(包括特首辦、運輸工務司、財政司、經濟局、環保局、中聯辦)說明處境,也無功而回,對此感到相當無奈。

黃榮枝建議,第一,政府有不少閒置土地,而回收業界正正需要大片土地擺放物料,希望當局可在不影響民居的情況下,提供地方讓業界短暫性堆放,一來可有效利用土地,二來也可減少業界因堆放物料而被開罰單的情況;第二,本澳有許多公公婆婆以變賣紙皮為生,但因經濟效益太低,「都係得一毫兩毫」,建議當局以資助補貼的形式,鼓勵市民主動回收,加大廢品回收量;第三,為培養市民回收廢品的習慣,建議當局以一物換一物的形式,在市民回收膠樽、鋁罐等物品到指定地方時,政府以新毛巾等物品交換,提高本澳市民回收有用物料的意識,「比起教育及宣傳更深刻」。

回收店鋪默默為本澳的環保出一分力,黃榮枝稱,「焚化會產生飛灰、二噁英」,但小店多以世襲制傳承,單憑熱誠無法堅持下去,於是業界向政府提出不少建議,可惜「政府有政府嘅聽,我哋有我哋嘅講」,忽略業界的聲音,也沒有得出實質結果,他又反問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文創,但偏偏關乎到市民人生安全的環保業界卻無人問津,擔心政府一直忽視業界的困難,加上市民環保意識偏低,最後堆填區飽和也是全澳市民承受惡果,假如政府有心解決回收業界的問題,必會達成雙鸁局面。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