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市政署籲市民檢查冷氣機 預防滴水影響環境
  • 去年酷熱天氣有32日 寒冷天氣減至26日
  • 旅遊局資助社團推多項活動 冀帶動社區人流及消費
  • 2月中式酒樓營業額升28.3% 零售業超市營業額增21.9%
  • 澳門樓市「全面撤辣」措施明起生效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 澳琴攜14家企業赴新加坡推「一會展兩地」 兩天展期促逾500場配對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準備就緒 李鴻忠將出席開幕式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美國宣布啟動301條款調查 中國商務部轟:一錯再錯

再揭澳門環保假象 廢棄燈管不做回收 金屬污染無人買單

2017-07-13 00:10





環保局承認現時只有玻璃樽回收箱,燈泡、光管未有具體回收政策。( 梁燦旭攝)




繼日前環保局被揭未有以安全手法處理廢舊電池等電子廢棄物,引起社會討論,近日再發現當局對生活中常見的燈泡、光管等電子廢料同樣作不當處理。燈泡、光管中含有水銀等重金屬,對環境的影響更是與廢舊電池不遑多讓。但環保局現時處理方法卻是如同對待一般垃圾一樣,焚化或用作堆填,且未有具體的回收方案,比廢舊電池處理情況更嚴重。

環保局早前推出資助回收店鋪購買機器計劃,但有業界人士認為「計劃唔等使」。(資料圖片)

環保局繼被批評未有以安全方法處理廢舊電池等電子廢棄物後,引起社會討論。另一被公眾遺忘的「萬家燈火」燈泡、光管等常見的電器廢料,尤其是光管所含的水銀等重金屬現時同樣做輕疏處理。

澳門除了日常家庭棄置的光管外,五光十色的賭場內不分日夜長亮的燈光更是有極高的汰換率,大批廢棄光管、燈泡等,在澳門的處理方法卻是如一般垃圾一樣,焚化或用作堆填。

環保局承認燈管未有回收政策

記者昨日致電環保局查詢廢舊燈泡及光管的處理方法,局方承認,現時只有玻璃樽的回收箱,燈泡、光管等則未有具體回收政策。

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昨日受訪時稱,光管及燈泡內的金屬成分,導致未能當作一段玻璃處理,但澳門卻只有焚化或堆填兩項處理手法,光管內的重金屬如水銀若未經妥善處理,將會嚴重污染土地及地下水,造成環境污染。

臨近地區做法可參考

他說,反觀香港、台灣、日本等鄰近地區,都有一套處理燈泡、光管的的方法,可以將玻璃及金屬壓至粉碎,送交化學廢物處理中心作特別處理和貯存。處理中心將熒光燈所含的水銀取出作循環再造,而光管或燈膽的碎片會經過處理才運到堆填區棄置。再作無害化處理。何偉添認為,澳門並不是沒有引進該技術的條件,只是想將責任交到市場上,可是澳門市場狹小,加上回收業式微,無人願意投資環保工業,最終造成堆填區日漸飽和的窘境。

香港等鄰近地區,含水銀的廢料會放進蒸餾處理設施進行加熱化和淨化水銀,氣化的水銀冷卻後被回收再用。(互聯網圖片)回收業界砲轟資助計劃「唔等使」

看似體恤業界實質卻是「做吓樣」

環境保護局早前推出「資助計劃」,資助回收店鋪購買機器,「計劃」一出,支持聲音未出,已換來罵聲不斷,更有業界人士認為「計劃」「唔等洗」,回收業商會會長陳萬年(下圖)昨日向本報記者透露,「計劃」要求商戶必須購置新機器,並且必須三間報價,資助款項更是以五年分期發放,「計劃」是「唔等使」。

環保局推出的「資助計劃」,資助回收店鋪購買機器費用的一半,美其名是希望減輕回收業的負擔,但「計劃」一出,已引來業界批評,指「計劃」資助回收業添置或更換機器,看似體恤業界,實質卻是「做吓樣」。陳萬年稱,「計劃」一出已經惹來業界不滿,「計劃」看似為中小企提供資金,但卻無人願意申請,由於現時經營中的回收商戶,已有使用中的器材,而「計劃」要求商戶必須購置新機器,並且必須三間報價,款項更是以五年分期發放。

陳萬年指出,現時回收業所需要的地磅、車輛等,動輒都需要十多萬元,如果商戶要申請資助,必須要先墊支全額款項,政府再分五年退回購買機器款項的半數,根本不是中小企能夠承擔的價錢,而且即使購買二手機器也比政府支助後便宜,承擔的風險亦相對較低。

對於回收業目前最需要的資源,陳萬年稱,如果政府願意撥出土地作貨物放置點,才能改善現時的困境,但他擔心環保局對改善政策一拖再拖,拖到換屆後最後不了了之。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