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軍稱炸死卡桑旅副指揮官
  • 以召回停火談判代表團
  • 華:公平正義應得到伸張
  • 巴人爭搶空投食品十八死
  • 習:“脫鈎斷鏈”無出路
  • 俄:西方和烏涉音樂廳恐襲
  • 中美副外長通電話
  • 斯方毫不含糊恪守“一中”
  • 習:中國發展前景光明
  • 美教授:我一直是您讀者
  • 雲海三號○二星成功發射
  • 京辦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
  • (社論)中瑙復交譜真實親誠新篇章
  • 海外華媒聚焦樂山彝族新家園
  • 美網民諷拜登基建法案
  • 西藏主席:世界屋脊翻新章
  • 紅麴是甚麼?
  • 美巴爾的摩塌橋推定六死
  • 日緊急清查逾六千食品
  • 日高官:問題很嚴重

“發現”號採集南海冷泉生物

2017-07-26 06:35








    “發現”號採集南海冷泉生物

    【據新華社“科學”號二十五日電】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今天從南海一冷泉區帶回大量生物樣品,包括一百多隻潛鎧蝦、貽貝和阿爾文蝦等生物樣品,並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資料。

    “發現”號昨晚七時左右被佈放到水中,今早七時左右被回收到甲板上,水下工作時間約十二小時,水深超過一千米。

    “科學”號正在南海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二○一七年南海綜合考察航次。航次首席科學家孫松說:“這些冷泉生物從一千多米的海底到船上還活着,一方面是採集了原位海水,另一方面是‘發現’號慢慢將牠們從海底帶上來,這些動物有了一個適應壓力和溫度等環境因素變化的過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蔣維說,冷泉區生物和常見的近海生物有很大區別,牠們生活在海底,沒有光,所以眼睛都退化了。同時,牠們身上或者體內都附着了很多微生物,牠們就依靠食用這些微生物而生存,而這些微生物是依靠甲烷等化能而生存。

    “我們將用這些生物樣品開展極端環境下生物進化與演變、生物多樣性、基因測序,以及冷泉生物與地質事件的關係等方面的研究。”蔣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