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貫徹總體國安觀 實現澳長期安定
  • 雲浮同鄉會赴港參經貿投資會
  • 增三醫療機構辦電子駕照體檢
  • 團體機構深化國安意識
  • 海關晉升20首席關員
  • 官樂怡基金會12周年藝展開幕
  • 深合區促與葡語國科技合作
  • 七人晉升首席消防員
  • 深合區“組合拳”加速琴澳科創
  • 科技基金多措並舉助科研
  • 議員:首要加大運動員資助
  • 議員促優化門票銷售安排
  • 議員:發揮都更促進經濟發展
  • 議員促善用閒地回應社會訴求
  • 議員倡澳建完善人才需求庫
  • 議員關注教育網絡素養支援雙職
  • 民康會遊惠州展身心
  • 炮台變身博物館
  • 基層公職協探望傷病會員
  • 美滿家協體驗樂齡樂活

護城減廢 永續發展

2017-09-04 06:35

    護城減廢    永續發展

    “八 · 二三”風災對本澳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缺水斷電,一箱箱樽裝水被急送往各區有需要的居民手上。救災數天,危情緩和,為免不當處理廢棄膠樽產生二次環境傷害,有義工團體發起回收膠樽行動,結果一呼百應。

    無情風災,霎時間令美麗小城變成“災區”,大量廢物、垃圾遍佈街頭巷尾,稍一處理不當即會引起更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幸各方努力,經數日不眠不休清理,成功解除垃圾圍城的困局,令嚴重受災社區恢復整潔。如此成果,離不開前線人員、各路義工的努力,更離不開在背後默默付出、處理大量垃圾的廢物處理設施人員的辛勞。

    焚化中心、建築廢料堆填區在風災過後,幾近超負荷運作,遂以較衛生方式分流、處理災後廢物、垃圾,確保環衛設施正常運作。在風災中,有環保人士有感市面大量使用樽裝水,為免不當處理廢棄膠樽,自發組織義工回收處理,或許於普羅大眾眼中微不足道,卻實實在在為環保、為保護城市環境獻出一分力。

    天災下,全社會本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信念,為小城貢獻自身力量,反映全體澳人對澳門的愛護。當危難漸遠、社會逐漸恢復正常之際,人們除思考如何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在愛護城市上,又能否坐言起行,由改變自身不良習慣上做起,減少浪費,節制物慾,真真正正做到源頭減廢,樹立健康、環保的生活價值觀?

    地球暖化、全球水位上升,這些世界大事或許離澳人很遠,但亦正悄然影響着包括澳人在內的全人類,極端天氣正是地球受損的訊號。當下,風災後的澳門已逐步恢復正常,但清理市面的工作仍然持續,眼見堆填區快滿瀉、廢物處理人員忙於分流,人們實應思量如何實現源頭減廢、自覺將廢物分類處理,減少整個城市廢物和垃圾量,不但有利於風災善後,更是關乎城市的長遠發展利益。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