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華僑銀行:今年港元P按息或降1/4厘
  • 金沙中國首季蝕轉賺近3億美元
  • IPO資訊——摯達科技
  • 內地客清明出遊消費熱情高漲
  • 經紀:撤辣後查詢增兩三成
  • 高息環境持續 撤辣樓價難升
  • 零售餐飲系統助中小企轉型升級
  • “五一”再迎出遊熱 機票搜索量暴增
  • 團進團出利延長客留 促旅社業務
  • 酒店冀“五一”檔房滿九成
  • 首季迎888萬客 復疫前85%
  • (一家之言)橋通路暢通 促有效分流
  • 穗大學城設低空經濟示範島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成為安全者 (十九)

2017-09-10 06:35

    成為安全者  (十九)

    上文提到眾所周知的現實真相、健康的友誼及團體,需發展安全特質。

    學習需要之藝

    當在安全者身上發現你最需要的關係連結時,須向其請求,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即請求他在靈命與情感上與你站在同一陣線。請求他人幫助和愛你很困難,卻可將安全者內化到你昏暗孤獨及被切斷的心靈中的某角落。在學習需要之藝術方面,神經專科醫生奧利佛 · 薩克斯(Oliver Sacks)曾面對一批名叫“花園”病房的病人,因工作人員認為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只能為這些病人供飲食。這些患了昏睡症的病人,有些完全癱瘓,有些則具怪異心理行為,在卅年來像植物人般雖活着卻被認定為沒任何思考力,幾乎等於腦死亡。薩氏研究他們後,發現他們不但活着且有知覺,卻因患帕金森氏症而肌肉無法動。惟其內在反應表明他們是有思維、情感及觀察力的,只不過被迫無聲息地看着所愛者,把他們當成物品般討論。薩氏給他們服用左旋多巴藥,助其恢復肌肉控制並可走動及交談。惟藥效不久便消退,這些再生者又再變成未出生者,因而又緩慢地回到其體內的活墳墓。在70年代,薩氏針對這些發現寫了《睡人》這本醫學經典,並於九十年代被改編成電影。其作品深深地影響着許多從事醫學及哲學工作者的思維及心靈。

    因薩氏為許多患者的情感狀態描繪出栩栩如生的圖像,就像“花園”的病者般,凡在情感上已失聯者,可能已喪失與外在世界產生聯繫的能力。我們的需要與渴望被丢棄在內心世界的某角落且被活埋了,無法與真實生命產生任何關係。生命被壓縮到只有在某些時候才有意義的思想與行動裡。然與別人產生豐富關係的真實感知力,卻蕩然無存,即我們的需要沉睡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

    同理,若你對關係的需要早就被活埋,便需學習需要的藝術。它跟之前提及的無力體會渴望有關,因在關係上曾受傷、喪失某項關係或面對支離破碎的關係,因而讓你停留在不想發展關係裡。你明知需要他人卻無法想跟人相處,然上天將你創造成渴望依戀別人、讓某人在乎自己、對關係有期待、知道何時該尋安慰與聯繫。你可重新體會有需要的經歷,因你曾體會過一次,如出生時帶着被保護、跟人發展關係及被安慰的渴望。

    逐漸需要關係

    故需承認無力產生對關係的需要。即把“想信任、依賴、請求別人親近自己”對你有多困難此事,告訴跟你維持安全關係者,令其了解你需要他,這非技巧而是目標。另需持守自己的界限,即既需個人獨處,也想有一個可相擁抱的愛人。又需留意引起你渴望的事,因跟安全者共同努力到一定程度後,你對關係的需要會一點點浮現。無論何時,一旦感到內心世界已對某人產生反應,可仔細找出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其所作所為、此事跟你品格的關聯性。即你內心世界開始對……

    陳傑榮

    (如欲續閱全文,可在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siveEudemoniaLife)點選本文標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