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共同工作空間助創業

2017-09-21 06:35




    共同工作空間助創業

    共同工作空間模式早在歐美國家蔚為風潮,台灣、香港和內地近年亦不斷普及,低租金和開放的工作氛圍受到不少創業者和自由工作者的歡迎。澳門共同工作空間熱窩(It works)創始人呂曉霖曾在台灣讀書,發現當地開設不少共同工作空間,體驗後認為澳門亦有市場,故開店希望鼓勵更多人投身創作和科技類產業。

    租金低促進交流

    呂曉霖表示,共同工作空間格局像咖啡店,店內座位就是進駐者辦公的地方,大家共用一個空間,地方雖小,但可專注工作。這種工作模式較適合自由工作者和一個人的創業公司,如編寫電腦程式、影像媒體製作、設計、文創等這類對工作空間要求不大的工作。

    鄰近的香港和台灣約三至五年前已出現共同工作空間,近一至兩年更越開越多,北京有整條街兩旁都是共同工作空間,日本和韓國亦不斷普及,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共同工作空間的一大好處是租金低,大大減輕創業成本,令企業在剛起步時得以低成本生存。他認為此模式直接扶植了台灣創作和科技產業的發展。另外,工作空間內的進駐者有機會交流和分享,互相感染對方,甚至達成合作,締造更多可能性。

    三個月收支平衡

    在澳門難以看見共同工作空間,多由政府部門或本地機構提供的小型工作室,如文創綜合服務中心、文創村等。通常設於工業大廈內,可容納一個數人的團隊,為獨立工作室,月租約五千元。問題是創業之初多由一個人起步,甚至仍在構思計劃書,小型工作室對他們來說有如“跳步”,反而共同工作空間更適合這些創業者。當發展有起色後,需要組織團隊、擴大業務範圍時,再另尋工作室會更理想。

    呂曉霖大學畢業回澳後就籌備開店,現已開業約三個月,租下一個地舖,自己包辦店內裝潢,投資金額約十多萬,上個月已收支平衡。他笑言期間最困難是向大家解釋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因澳門人始終較少接觸,了解後許多人都支持。目前店內共有六個位置,已有四位進駐者,也有租一日寫論文的學生。設備與一般辦公室相若,提供如打印機、儲物櫃、共用會議室及倉儲空間等,進駐者可二十四小時進出。租金方面,每月租金為一千八百元,租半年每月為一千五百元,日租八十元。

    店內不定期舉辦活動和分享會,如關於科技創業、英文書法等,既可讓進駐者之間互相熟悉,又可吸引其他人認識該工作環境及進駐者,成效不俗。未來亦打算擴展空間,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浙江大學實習生  梁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