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飄流船廠》觀後之胡思亂想

2017-10-10 11:00
造船業,曾是澳門三大支柱工業之一,七八十年代最為興旺,不少家庭都或多或少保有一些與船廠有關的回憶。
如我。
聽我爸說,爺爺和六叔公當年都是造船業界的「大人物」,爺爺在筷子基的船廠試過同時裝八條船,冠絕全澳;我的叔伯父輩都在船廠長大,除了裝船,還負責煮大鍋飯,所以人人都燒得一手好菜。還有我爸老炫耀爺爺的契爺,他造的帆船據說是全省港澳駛得最快最穩又最好看的。威水史說來一籮筐,但其實我知之甚少,早幾年和家人在沙梨頭附近吃飯,經過土地廟旁邊的工羡行會館和造船子弟學校,老爸才偶然道來。那時候我就想,這些彌足珍貴的有溫度的記憶,為什麼到了我這一代全都消逸了呢?不過十來二十年光景,澳門街說變就變了,那一段歷史濃縮在某四十分鐘的公民課中,隨時間再淡忘,連站在船廠遺址旁,也不知道唏噓什麼。
看《飄流船廠》,就好像把這些缺失的碎片重新拼湊起來一般。陌生卻真實地存在過的記憶,只能身傳無法言教的工匠精神,還有不得不面對的造船業已式微的現實。這絕對是一次很好的本土教育--我們瞭解而後愛這個城市的方式,不是靠答對試卷上的填空題,而是一點一滴積累人的歷史和故事,從時事中看出背後的脈絡,以及將之好好傳給下一代。只是,通過這場表演,劇組僅僅想讓觀眾知道更多關於船廠的史料嗎?
誠然,造船業再次走進公眾的視線,契機源自於路環荔枝碗船廠清拆爭議。然而要談這個行業,遠遠不止於荔枝碗,還有筷子基至沙梨頭一帶的情況,與林業、漁業的關係;而要談船廠,又不止於工匠們的日常,還有建築特色、傳統、歷史,以及不可避免的保育問題等等。長期被忽略卻又如此豐富的資訊,一次過灌輸給觀眾自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萃取合適的內容改編,談何容易:來看戲的人,是因為清拆/風災新聞而來,還是想緬懷造船業的過往而來?對於前者,只說溫情小故事,穿插一小段突擊清拆現場的警民對話(且情緒被淡然處理),顯然並不足夠;而對於後者,喟嘆一番後,帶走的東西好像也沒有太多。
故事以說書的形式呈現,但結構略嫌鬆散,部分道具也因此而無甚用武之地。位於舞台黃金分割線上的魯班像,抓人眼球,卻一直未見劇中角色介紹;幾樣造船工具,只用來過過場,沒有被賦予更深層的意義,在這樣一個以推廣造船業文化為背景的戲中,有點說不過去。日後若有機會重演,創作者必須在抓住定位一事上多加思考。
因為「天鴿」風災,計劃觀看的祐漢公園場移師至演藝學院禮堂,不過戶外版也是鏡框式舞台設計,或許錯有錯著。燈光在劇場版中變得突出,尤其結尾部分,以完全不同的色溫,結合舞台分隔,引人遐想。
(本文為 2017 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評論計劃文章)
節目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飄流船廠》 劇團 夢劇社 時間 2017/09/16/ 17:00 地點 澳門演藝學院禮堂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