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陸 高秉涵惟願不留遺憾

2017-11-20 08:30

【中新社台北11月19日電】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劉舒淩)兩岸交流步入30年之際,再聽名列201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高秉涵,講述其送近150位大陸在台老兵最後一程的傳奇人生,不祗有大時代的悲歡離合,還有兩岸願景。
位於台北士林區的家中地下室是高秉涵的小天地,他將母親留下的衣物掛在牆上,“有時,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來摸摸它們”。
1948年,國共內戰正酣,高秉涵離家(山東菏澤)、被送往外地就讀中學。母親在其臨走時囑咐:“兒子,你要活下去,媽媽等你活著回來。”入學不久,學校就因戰事臨近而解散,高秉涵跟著人流南移,最後在廈門登船、抵達台灣,這年13歲。
少年高秉涵隻身來到台灣,歷經許多磨難而考取大學,退伍後轉任律師。在校園,他結識現在的妻子石慧麗,二人結婚至今年剛好是50年。
直到1979年,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高秉涵動念要給30年來杳無音信的母親寫信。信件繞經美國寄出、輾轉一年後收到答復。石慧麗回憶,丈夫看回信第一段便得知母親已離世,“後面內容就沒再看,我斷斷續續把信讀完”。1984年,家人與高秉涵約在香港碰面;又過了7年,他首次回到菏澤,在村西頭的父母合墓前長跪不起,這年,他56歲、離家43年。答應要“活著回來”,歸鄉後母親卻已不在,高秉涵說,這是他心中最大的遺憾。
地下室的小天地常有一樣重要的物件,即菏澤同鄉的骨灰盒。1948年,由年長許多的同鄉老兵牽手來台,高秉涵在此後歲月裡逐漸成為他們當中老無所依者戶籍卡上的“緊急聯絡人”。1987年後,兩岸開放探親,一批批老兵回到故里。但高秉涵身邊不少同鄉有家而歸不得——或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因身體狀況不允許。
隨著老哥一位位凋零,他作為“小家長”,感受到“送他們回家”的責任。1991年,高秉涵抱著第一盒骨灰回大陸;接下來的十幾年,他將50多位過世的同鄉一一送返;事跡一經“感動中國”節目宣傳,託他幫忙的人更多了。時至今日,老人已送了近150位老兵這最後一程。
“家裡最多的時候,擺了七八個骨灰盒。”或因學醫緣故,石慧麗並不忌諱地下室裡擺放骨灰盒,還常陪丈夫開車南下、抱骨灰盒回到台北。現在,子女們不放心二老駕車遠行,已接過衣鉢、幫父親跑腿。
鄰居曾調侃高秉涵“律師改作法師”,老人總是一笑。眼下,地下室還放著一個準備送回大陸的骨灰盒。他說:“我還會繼續送下去”。小學畢業證上,高秉涵是圓潤模樣,如今已82歲的他幾乎和照片對不上號,小小個頭加上高突的顴骨更顯精瘦。
“生在魯國菏澤城,流落海島苦讀經。天涯海角逾甲子,有恐不見九州同。”很長時間以來,老人都擔心自己見不到兩岸統一,寫下上述詩句。不過,近來老先生又增添了信心。
日前舉辦的一場兩岸交流30年紀念會上,高秉涵帶著他醇厚的山東口音說,對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六個任何”的表述印象深刻。他認為,這是將一條紅線放在那兒了;大陸這些年反貪力度這麼大,相信面對“台獨”的這隻手也會够硬。
高秉涵這一生有兩大憾事,前一個已沒機會實現,“看到兩岸統一這個願望,希望不留遺憾”。對於身後事,矍鑠的老人也做好打算。2014年,高秉涵因肺炎住院時立下遺囑:“我往生火化後即送往菏澤故鄉,將骨灰灑在高莊四周的田園裡,不作碑、不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