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懷舊只因追求美好

2017-12-12 06:30

要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並以此為發展方位定向,一直是特區政府主要課題之一,為達目標,政府設立了『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去推動,而在要發展經濟繁榮的前題下,難免會有犧牲,要繁榮興旺,又想休閒自在,實難以兩全其美。
澳門在經濟急速發展下,城市人口及車輛密度不斷增加,人多車多,交通擠塞,搭車難已是普遍現象,將來駕照互認,駕車出行將更煩,交通不通情況更嚴重可預見,且澳門城市急劇發展下,四處都是高樓大廈,市肺空間日漸縮窄,甚至失去,不少老居民都懷念澳門過去的休閒環境。
澳門建築師龍發枝早前在一個有關樓宇色彩魅力的講座上謂,從上世紀初的照片可分析出,當時南、西灣,青洲至關閘一帶都是海灣,直至四十年代,南灣才建有銅馬像。一九五五年的澳門照片,可看到當時南灣的庇護十二世是座較新建築物,該年代南灣有建築風格優雅的協同小學(即現今時代商業中心地段),側鄰有現仍保留殖民地色彩建築物立面的羅德禮商業大廈,當時澳門海灣常見帆船,上世紀中至七十年代,澳門確是一片休閒環境。
 昔日休閒環境一去不復返
不少澳門老居民都懷舊,他們懷舊是懷念昔日澳門的休閒環境、社會民風,以及相關的美好事物。現時澳門,經濟掛帥,利益先行,在唯利是圖的商業社會,多認為要拆掉舊的再建新的是發展道理,引致澳門昔日休閒環境消失,保護文化歷史幾成空談。
在保護建立文物方面,政府多以該建築物的歷史價值效益為先,例如草堆街八十號因傳言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在此處行醫施藥而得以保留,花資修復,渡船街一號雖曾被視為可反映該區昔日聚落文化的建築,但因乏歷史價值要拆掉。龍發枝認為;保護舊建築樓宇,非單為建築的價值,而是要留下歷史的轉變和歷程,澳門應要保存的不獨世遺文物,還應保留特有的建築,例如內港、下環區有騎樓的舊樓宇,該些在不同年代建造有騎樓的屋宇都有其特色,澳門舊屋宇騎樓外地學者都喜歡研究,但澳門卻無乜人理會,『拆得就拆』。
特色建築與騎樓所餘無幾
內港與下環區舊建築物的騎樓,與內地和東南亞地區的騎樓有所不同,澳門舊屋騎樓有其獨特風格。龍發枝認為,當局要保留真正的中西合璧樓宇,澳門不少舊樓宇的建築,其平面是中式,立面是西方色彩,這些樓宇的建築形象、裝飾,是現今世遺文物很少有的,該些建築物真正體現中西文化的融合,但卻是澳門消失得最快的建築文物,反映澳門昔日傳統建築精神已所餘無幾,現時仍保留著五十年代至今未變的建築物,只有暫時仍未改動的新花園泳池。
龍發枝又謂,昔日的澳門街區,同一年代,可以有不同顏色顯示,現在的屋宇建築則強調統一規格,認為協調是『大氣』,其實是『嘥氣』。要保留昔日的建築社區面貌,不單是保留某一條短短的小巷,這是『冇乜意思』,應該保留片區才是,過度的規範會影響城市的生命力、魅力。龍發枝希望大眾,對政府提出的相關諮詢要多提意見,才可避免太多被規範。
澳門聚落以前追求與現今有所不同,懷舊;是對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