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選舉涉違規宣傳五宗 卅二人重簽代表法人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百多漁船出海作業
  • 菲婦感染登革熱危殆 今年第六宗輸入病例
  • 房屋局加緊為經屋做契 向青怡購者發出許可書
  • 檢院對9被告裁判的聲明
  • 特首晤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 經局講解青創援助申請條件
  • 陸澳全力追查電騙 司警絕非坐以待斃
  • 新批發市場快將運作
  • 非漢瘧疾今年首傳入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調查將開始
  • 港男涉爆竊女友疑作假證詞
  • 問題利賓納回收擴大
  • 史文工作委員會開會
  • 世旅經論壇興義舉行推介晚宴
  •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 澳同學會成立弘揚愛國
  • 宋碧琪重申繼續為民喉舌
  • e行卡•澳門通首發
  • 施家倫建議炒庸官還富於民
  • 陳明金盼來屆立會積極 完善公共利益民生法案

從假新聞看民主

2018-02-14 03:32
  Facebook日前承認,社交媒體可能會對民主產生負面影響。或許有人會問,民主政治的發展潮流為何會輕易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假新聞的出現及其通過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
  現代社會普遍認為,民主是個好東西。然而,只有通過“實踐”,這個“好東西”才能讓廣大民眾有更多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其中,選舉活動就是民眾在民主實踐中最容易獲得參與感的一種方式。一般而言,選舉活動開始前,選民普遍希望對整個選舉過程有一個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權衡利弊後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策,但這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做到。因為每一名選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假如他每次做出決策前都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準備工作,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他所支付的個人成本是極高的。因此對他來說相對理性的做法是,要麼在信息不完整的前提下投票,這時“理性的無知”(Rational Ignorance)對每一名選民來說本身就是利益最大化的表現,要麼不投票。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超過40%的選民選擇了後者。
  即使在一些關於國家前途的重大決策和事件中,“理性的無知”也潛在地影響著我們。2016年,當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佈後,“脫歐派”以52%的得票率笑到最後。然而,據Google的搜尋數據顯示,英國脫歐公投結束後,英國民眾搜尋的關於歐盟最多的兩條問題是“脫離歐盟意味著甚麼?”和“歐盟是甚麼?”難以想像,如果一名選民在投票前連歐盟是甚麼都不清楚的話,他投票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成為了信息傳播的助推器,大大降低了每一個人收集信息的成本。然而,假如當我們收集到的信息是假信息,看到的新聞是假新聞,這同樣會使我們難以做出理性的決策。如果以投票作為民主實踐的唯一手段,社交媒體上假新聞的廣泛傳播理所當然會為民主帶來巨大的影響。那麼,投票就是民主實踐的唯一手段嗎?筆者認為,民主作為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元素,其內涵是多樣且複雜的。在城邦時代的古雅典,民主可以說就是人民的統治,符合條件的公民能夠通過參與公民大會對政府活動直接產生影響。如芬利所言,公民大會在整個政府活動範圍內都擁有最終決定權。隨著時代巨輪的不斷推進,民主的內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哈耶克認為,民主首先是一個形成意見的過程。民主的主要好處不在於它是選擇誰進行統治的方法,而表現在由於人口的絕大多數積極地參與了意見的形成,因而也相應地有許多人供人們去挑選。趙成根則指出,作為現代國家的一種治理形式,民主政治制度是一個複雜精緻的制度系統,由多個分別履行不同職能的制度構件組成一個結構合理﹑協調配置的有效的制度系統,自由民主選舉制度,必須和科學合理的民主政黨制度﹑議會制度﹑國家行政領導制度﹑司法制度等配套設置,協調運作,才能實現對現代大規模民主國家有效的治理。
  時至今天,筆者認為,民主只是一種“手段”,它不應該成為“目的”本身,不能盲目地為民主而民主。如果在追求民主的時候,伴隨而來的卻是長期的社會不穩﹑經濟停滯﹑甚至分裂和動亂,這樣的“代價”是難以承受的。伊拉克走過的千瘡百孔的“民主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避免。
  假新聞可以影響民主,但也許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投票只是民主其中一種形式。與其說假新聞影響民主,不如說網絡低廉的溝通成本和迅速擴散的特質使錯誤的或具有煽動性、帶強烈宣傳暗示的內容更易被選民關注和相信,因此干預民主的成本也降低了,而過量的信息使選民無從選擇,疲於應對和思考。所以Facebook的承認確實有它的依據。但另一方面,網絡又能起到監督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一舉一動都能在網絡上迅速引起颶風般的熱議,草根階層也能低成本地維護或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這又是民主“工具性”的重要體現。
  回到主題,民主有時“千瘡百孔”,卻又“無孔不入”,成為世界上無數人士迫切追求的政治理想。但只有在實現民主的過程中民眾因其而受益,這才能真正體現民主的價值。
  讀者 何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