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澳門宜牢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哲理

2018-02-22 05:29
  新春期間,不少澳門人出外旅遊或返鄉探親。出外旅遊者只要是到內地,就與返鄉探親者一樣,感受到內地這幾年來的變化是多麼巨大。國家的經濟建設達到了中高端水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建設呈現新面貌,高鐵貫穿南北,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就業、社保、教育、公眾安全、社會公平等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人民群眾分享到改革開放成果,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老百姓對執政黨和政府信心百倍,對美好生活滿懷憧憬,對國家、對政府高度滿意。
  即使是沒有出門者,安坐家中也可深切感受到內地的巨大變化。單是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的珠海分會場,所展現引領創新的「科技、生態、文化」三位一體,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艇大放異彩。透過央視的直播鏡頭,特技飛行表演在空中畫出愛心,無人駕駛汽車在港珠澳大橋上演著速度與激情,無人艇與無人機相互聯動,點亮了海天相依的這片舞台。這個全球首場「海陸空」無人系統的聯合展演,呈現了一場科技的夢幻盛宴,震撼人心。這短短的七分鐘,把海納百川的海洋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並蓄,充分彰顯了珠海開放、創新、生態、文明、活力的城市特質,達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高度統一,不但為全國人民獻上了一台高質量、高水平的演出,展示了廣東省全省人民奮力推動習近平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的精神風貌,而且也讓「自我感覺良好」,甚至有點「看不起珠海」的澳門人,在驚愕震撼的同時,不得不深刻反省思考澳門特區「何從何去」的問題。
  實際上,如果這台分會場是由澳門特區來承擔,可能拿不出甚麼可以炫耀的項目來。不要說是無人機、無人艇、無人車,就是那些特技飛人,也付諸闕如。——在澳門回歸前後,中央電視台也曾有幾場現場直播的大型節目,是在澳門進行,但主要是由內地團隊「擔綱」,澳門就只能是一位司儀,及一些「佈景板」式的群眾演員參與而已。在國家領導人的面前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澳門的據說是拿到了什麼英國皇家獎項的琴師,也只能是演奏較為抒情的《黃河頌》和《黃河憤》,演奏難度較高的《黃河船夫曲》和《保衛黃河》,必須由內地的知名鋼琴演奏家完成。
  盡管說,在回歸十八年來,澳門的建設發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國兩制」方針及基本法得到全面貫徹,中央全面管治權得到有效落實,澳門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得到充分保障,行政主導體制運作良好,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習近平主席就讚賞「風景這邊獨好」,「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這些都是事實,也確實是如此。但這只是「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亦即是「直比」。倘是澳門與周邊進行「橫比」,則差距拉大了。
  實際上,不要說是與深圳等地相比,就算是與澳門曾經「看不起」的珠海相比,澳門也已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爭得上游莫驕傲,還有好漢在前頭」!改革開放初期,澳門盡管也「不怎麼樣」,但怎麼也比珠海強--當年珠海全市只有一盞紅綠燈,出了拱北口岸就是一片殘路破屋。葉劍英元帥到珠海憑吊烈士陸園,柯正平前往敘舊,帶了澳門茶樓的幾樣點心如「燒賣」等,讓葉帥吃得津津有味大贊好。何賢、霍英東捐建的番禺賓館落成開業時,筆者帶去所服務報社編印的彩印特輯,讓跟隨父親楊尚昆到典禮現場,時任新華社廣東分社攝影記者的楊紹明驚呼澳門的印刷技術精美,並自嘆其所拍攝的作品,在內地印刷無法呈現原貌。
  而中央政府之所以排三個經濟特區,就是以深圳對應香港,珠海對應澳門,汕頭對應東南亞華僑。該政策確實是發揮了作用,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工廠就是澳門投資的香洲毛紡廠,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就是澳門投資的石景山旅遊中心,並率先實行港式服務,獲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大賞,指示向全國推廣。盡管澳門商人資金比不上香港,但對珠三角的西岸的「三來一補」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廣珠公路四座大橋更是全國矚目的項目。
  現在呢?不但是澳門與內地,尤其是與珠海反超前,並進一步拉大了距離,而且澳門人也變成了「人不窮卻志短」,老是希望內地支援澳門。不要說是前幾年每逢收緊高官出境限制,就大喊「救命」了,就說是集中全體澳人政治智慧的全國人大澳區代表、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所提交的建議或提案,有不少是向內地「要著數」的。本來,國家是希望他們能夠以在外見識廣,思維活躍度優勢,為執政黨及政府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有建設性的建議,卻反而變成了「乞討團」,讓內地的代表、委員只能感到不可思議。一場「天鴿」風災,徹底暴露了澳門與內地的巨大差距。而在此前,根本不可以想像。
  澳門的情況,與台灣有點相似。在上世紀五十及六十年代,兩岸的經濟發展史基本平衡的,但抗美援朝耗去了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而台灣則有美國的財政援助。但大陸的活力強一些,即使是蘇聯撤回援助,也在建成了武漢長江大橋、三門峽等的基礎上,依靠自力更生,建成了大慶油田等重大設施,成功進行核試驗。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台灣緊緊抓住第一波發展機遇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大陸則落後了,拉開了距離。而自改革開放後,大陸抓住了第二波發展機遇期,台灣卻在搞「另類文革」--藍綠惡鬥,民意變民粹,當局的政令出不了「立法院」拖慢了腳步,大陸卻進步了,現在單是廣東、江蘇等幾個省份,經濟總量就超越了台灣。
  香港與內地相比也是一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港GDP佔了中國整體的百分之二十七;及至「九七」回歸,百分比仍在兩成左右。但時至今日,香港GDP佔中國整體卻不足百分之三,只有二點九個百分點。澳門更是如此,只要攤開地圖,與上下左右的鄰居們比一比,似乎不能不正視澳門在經濟民生方面的進展有些差強人意,不進則退慢進就是落後。
  澳門特區政府有努力,但卻是「循規蹈矩」,缺乏內地「捋起袖子加油幹」的衝勁。有人說,現在內地的任何一位縣長,其能力和執行力都比特區政府的官員要強得多。這樣發展下去,距離就將拉開更大。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播出《人民領袖》,習近平在當地方官員時,逢年過節都是堅守工作崗位;而澳門卻鮮見這種身先士卒的模範行為(今年春節只有黃少澤司長在實踐習近平的工作作風)。倘繼續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到了《澳門基本法》規範的五十年,亦即「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實現之時,內地經濟發展遠優於澳門,可能會形成新的「心靈契合」,澳門居民將嚮往內地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比資本主義民主實質上民粹主義更「管用」,說不好就更願意融入內地的制度,從而進一步證實「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