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一家之言)老店不老保留原意何在?

2018-02-24 06:35

(一家之言)老店不老保留原意何在?

    隨着社會發展,部分行業以至建築物因不敵經濟發展大潮而相繼“被消失”,“集體回憶”買少見少,喚起更多人重視傳承和保育傳統文化的意識。以美食為引客賣點的澳門,近年着意保留特色餐飲老店,對老店加以資助以冀延續壽命。當澳門成為“美食之都”後,保留與傳承更成為美食招牌能否鞏固和發展的關注點。

    現時不少城市為保育當地傳統文化,都由政府擔起接管及主導的角色。一代傳一代的手藝,經歷時代變遷後,如今或難以成為謀生行業,難以憑此養活一家,後人遂基於自身的各種打算或客觀條件所限,不欲傳承。當地政府為保留傳統手藝的“原味”,會向這些手藝不假外傳的後人提供相應補貼和資助,創造誘因讓他們“留低”,不致手藝有失傳的一天。

    除了依靠政府資助,也有傳承者深明“再發展”才有出路,為傳統手藝注入第二次生命。如日本傳統手繪工藝技術相當聞名,有繼承者就把技術與衣服相結合,不僅讓千年歷史的傳統“活”起來,亦藉着“行走的展示平台”,進一步推廣傳統手藝。

    談傳承,澳門不少老店仍在起步階段,除了必須為值得保留的老店釐訂準則,如何“留”更大有文章。其他地方尤其旅遊城市,多傾向於原汁原味原地保留,在不構成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法規法例特事特辦,盡可能剔除經營上的障礙,讓老店沒有不留下來的理由。

    但在澳門,誠如業者所言,現有法規扼殺老店生存空間。不少經營數十載的老店,若一路走來不曾搬舖,當年符合規定的消防等設施,今天已未必合格。倘要“硬跟”,等於把店內推倒重來。對老店而言,大變動是否屬於“不能承受的痛”暫不表,但店舖改頭換面,見證着歷史的一磚一瓦及店內佈局統統換上新裝,本可“恃老賣老”的老店不再“老”,古舊風味蕩然無存,是否有違“保留”的原意?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