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蔡政府止血不成將會流更多血

2018-04-26 19:50
  台灣「教育部」昨日召開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會議,就管中閔是否適任台灣大學校長一事進行五個小時的討論。但似乎是對是否「拔管」沒有達成共識,在開會前信心滿滿聲稱「不希望再拖下去」的「教育部長」吳茂昆,在離場時卻是蔫萎疲憊,不發一言。
  此顯示,原本尚算相對單純的「卡管」問題,亦即只要釐清管中閔是否擔任企業獨立董事、抄襲論文等爭議,倘是有事實證據證明他抵觸相關法例,就決定不向他發給台大校長聘書,倘結論相反則必須依法按照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對遴選結果,發出台灣大學校長聘書給管中閔的「是非題」,越趨複雜,變成了無論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會議做出什麼樣的結論,都將喪失公信力,難以執行的「無解題」,而所有問題的癥結,都集中在蔡政府為處理該案而專門挑選的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的身上,除非是蔡政府再次更換「教育部長」,否則更凸顯「卡管」、「拔管」的荒謬。
  實際上,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於一月五日選出「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為新校長後,原預訂二月一日上任。但蔡政府不願看到所謂「台灣第一學府」「淪落」在仍然堅持原有意識形態,不願向民進黨屈膝投降的「另類老藍男」管中閔的手中,而且更是必須讓民進黨人坐上台大教長這個位置,以便培養出更多的陳水扁、林佳龍……等精英,而決定要「卡管」、「拔管」。但奈何「教育部長」潘文忠雖然對「台獨」理念的忠誠度「堅貞無比」,但因只是國教出身,對高等教育行政的經驗不足,有心無力,有勇無謀,未能完成蔡政府的任務,而且可能也因只講業務、不講藍綠的「教育部」內文官的「不積極配合」,還受到社會輿論的質疑批評,因而在「三文治」壓力下,本月十日召開的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對管中閔赴中國大陸兼職的爭議未能作出結論,只得掛冠辭職,以至是壞了「鐵桿台獨」的「名節」。而原訂十三日召開的第二次會議,就因潘文忠請辭而延期。
  接替部長職務的吳茂昆,昨天下午主持召開第二次會議。吳茂昆會前受訪時還信心滿滿地表示,昨日的諮詢會討論完後,這兩天就會決定是否發給管中閔聘書,「我不希望再拖下去」。但會議進行約五小時,吳茂昆於晚間九時許離開「教育部」時,媒體記者問及會議是否有結論,吳茂昆卻不發一語,隨即上車離開;隨後記者也追問是否仍會於這週有結果,吳茂昆回答:「應該會,在等最後的資料。」
  「管案」是否很複雜?其實並不,因為已經發酵了三個多月,是非曲直,都已一目了然。但蔡政府還在拖下去,可能有難言之隐。按照蔡政府的意圖,一定要「卡管」、「拔管」,這除了是要佔領台大這個高教陣地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卡」住兩岸文教交流,並反制大陸的「三十一條」惠台措施,警告要到大陸任教的教授,以後就沒有機會回台灣當官,甚至還不能出任公立大學的管理職務,如校長、院長或系主任等。
  蔡政府以為曾經在扼殺課綱微調一役得手的「教育部」前部長潘文忠,可以「照辦煮碗」,易如反掌、快刀斬亂麻地完成任務。誰知他只是國教出身,對高教業務不熟,「小孩做大人的事」,將事情搞砸了,而且還給社會留下了不良印象,而潘文忠也「有自知之明」,只得掛冠求去。蔡政府以為提名同樣是帶有「台獨」理念,而且更是高教出身,還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吳茂昆,可能會盡快解決。但豈止他一就職,各種「爆料」就接踵而來。看來,吳茂昆的情況比管中閔更嚴重,因為管中閔只是沒有迴避,充其量也只是行政違規,吳茂昆被「爆」之「料」倘屬實,就不單止是行政違規,而且可能還帶有刑事犯法。
  這就是吳茂昆的困境。一個問題更嚴重的人,已經喪失公信力,如何去處理問題輕微,甚至清白的管中閔?「教育部長」本來就需要具有較高的教育道德標準,但卻是帶有教育道德瑕疵,由這樣的人作出的裁判,有誰人相信是公正公平的?
  這與民進黨前輩當年的「原罪」不同。他們都是道貌岸然,個人道德難以被人抓住把柄,其所涉之「罪」都是戡亂動員時期的「叛國」等罪,亦即政治犯罪、良心犯罪、思想犯罪;在解除「戒嚴」,廢除《刑法》一百條之後,反而都成了政治資本。
  現在,連政黨輪替都已三次了,民進黨更是第二次執政,這樣的政治資本已經不再傲人。而且,權力使人腐敗,民進黨執政後,原本的清流摻雜了濁流,或是變質為濁流。陳水扁的貪腐案就是典例,連紀律嚴明、情操要求嚴格的「新潮流系」,也不能免俗。如曾被視為民進黨「明日之星」的顏萬進,坐了班房,「新潮流系」大佬邱義仁、吳乃仁,也都曾被捲入貪腐官司。
  至於吳茂昆被「爆料」,應一分為二看。曾經到大陸進行文教交流,甚至出任客座教授,其實不能說是「原罪」,只不過是受到被戲稱為「兩岸不交流條例」的《兩岸關係條例》所限,行政違規而已。這一部分民進黨應予自行解套,否則不少也曾到過大陸進行學術交流以至是學術訪問的民進黨人,也深受其縛,實際上現在就有一些現職政務官的民進黨人,正被國民黨以比照管中閔同樣的標準,質疑他們的任職資格。
  但吳茂昆被「爆」的情況,固然也有曾到過大陸進行學術交流的事實,但比單純的學術交流嚴重的是,有關申請專利的問題,倘屬實則可能會涉嫌抵觸刑法,是刑事犯罪行為,而且還涉及到對知識產權極為重視的美國,而近日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其中一個籍口就與知識產權相關。因此,他本人的問題,就比不涉刑事犯罪的管中閔要嚴重得多了。
  正如孫大千所指,如果以綠營的高標準衡量,吳茂昆別說是擔任「教育部長」了,可能連擔任台大校長都沒有資格,偏偏他還是最後定奪管中閔人事案的人。因為其一吳茂昆身為「教育部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一個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其二管中閔經過遴選程序當選,且台大已進行反覆討論及調查澄清,而吳茂昆是政治任命,尚未接受到完整的資格審查程序;其三吳茂昆所涉及的違法情節和道德問題,嚴重性遠遠超過管中閔。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台北地檢和跨會小組來「三堂會審」圍毆管中閔,吳茂昆涉嫌背信,侵權,和違反《公務人員服務法》的情事,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事實確實是如此,在潘文忠基時期,還曾有泛綠媒體、政客加入戰團,列舉管文閔不適格鬥各種原因,並質疑他躲避、故意含糊以拖延審查的做法。但吳茂昆接任「教育部長」,並被「爆料」後,曾經圍毆管中閔的綠媒、政客,卻都嘎然收聲了。
  這場大戲如何收科?本來,在潘文忠辭職後,蔡政府是還有其他人選的,當時媒體也「報派」了幾個人名,他們的情況都比吳茂昆單純得多,至少是沒有此類涉嫌刑事犯罪以至是道德瑕疵。但蔡政府卻都不用,而是用了問題比管中閔更嚴重的吳茂昆。本來是想「止血」,卻流了更多的「血」,這正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