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新學年非高等教育數據和措施

2018-09-01 06:30

【特訊】根據教育暨青年局統計資料顯示,2018/2019學年全澳共有77所學校121個校部,納入免費教育學校系統的校部有105個,校部覆蓋率為94%,受惠學生人數約為72,000人。
整體學生人數持續增加
新學年各教育階段學生期初人數預計共為80,556人,比對上學年的79,092人增加1.9%,總學生人數自2013/2014學年的最低值至今連續五個學年持續增加;當中,幼兒學生期初人數預計為18,846人,比對上學年減少0.9%,小學生期初人數預計為33,238人,比對上學年增加8.0%,中學生期初人數預計為27,662人,比對上學年減少3.0%。
支持教學人員的專業發展
新學年教學人員期初總人次數預計為7,751人,比對上學年的7,606人增加1.9%,其中幼兒教學人員期初人數預計為1,337人,比對上學年增加0.5%,小學教學人員期初人數預計為2,550人,比對上學年增加4.3%,中學教學人員期初人數預計為3,183人,比對上學年增加0.4%。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學人員專業發展,第88/2018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公佈《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審核準則》將於新學年生效,教青局將舉辦相關內容及登記系統的講解會,並向教學人員提供專業發展規劃小冊子,增加教學人員對上述準則內容及專業發展規劃的瞭解。
優化教學條件,提高教育品質
正規教育的師生比、班師比方面,受惠於“優化師班比或師生比資助計劃”的政策,幼兒教育的師生比、班師比分別優化至1比14.1和1比2.1,小學的師生比、班師比分別優化至1比13.0和1比2.3,中學的師生比、班師比分別優化至1比9.0和1比3.0;各教育階段班師比已提前達到《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訂立的目標。而幼兒、小學和中學的每班平均學生人數分別預計為28.9人、29.8人和27.2人,進一步為師生提供優質教與學的條件。
推進課程改革,支持落實課改
課程改革在新學年將推進至初二和高二,透過實施《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教青局將繼續開辦不同科目的課程發展培訓課程,並重點提升教學人員組織及開展教研活動的專業能力。同時,持續豐富相關教學資源,包括出版中學《歷史》試行版教材、經修訂的初中《品德與公民》教材,並向學校提供《國旗、國徽、國歌、區旗和區徽》教學資源及《安全教育補充教材》,支持教學人員落實課程改革及開展教學活動。
培育家國情懷,把握發展機遇
為了培養學校的家國情懷,新學年“國情教育培訓課程”中將加強有關澳門法制和政治體制的教育元素,以提高學生對憲法、基本法及澳門法規的認識;另外,將聯同相關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舉辦紀念澳門基本法頒佈廿六週年及紀念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暨“五四”一百週年系列活動,增強學生及青年肩負起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責任感。此外,積極推動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參與及助力“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組織相關參訪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及體會國家的快速發展;致力培訓中葡雙語人才,通過派駐葡語教師及教育發展基金的資助,支持私立學校開設葡語課程;推動更多學校與大灣區學校締結姐妹關係,搭建教育交流平台。
促進身心健康,加強學生輔導
教青局推行多項計劃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新學年,將在與衛生局合作推行《倡設健康小賣部》計劃的基礎上,鼓勵現時未有條件設立小賣部的學校利用自動售賣機售賣較健康的食品及飲品,從而教導學生健康的飲食觀念,推動更多學校制定健康飲食教育政策。此外,將加強結合學校、家庭和社區力量,展開教育、預防、支援、宣導等工作,完善有關的通報和處理機制,提升學生輔導員、德育工作小組及教學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加大力度推動生命教育和學生輔導,營造愉快而有效學習的環境,締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同儕關係。
優化政策措施,營造安全校園
持續檢討及優化“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為學校及家長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繼續頒授“優秀表現學生”榮譽和學習獎項,鼓勵學生奮發向上,傳揚正向精神。重視教育發展基金的政策引導作用,設立融合教育教師培訓及高中畢業生升學輔導的資助項目,並鼓勵學校按照校本需要來開展專項計劃。將協助學校有序建立系統性的學校自評制度,以完善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新學年將有五所學校參加學校自評先導計劃。隨著資訊科技日益進步,教青局在新學年將優化發出給學生及教職員的各類教育證,有關教育證上將印上持證人獨有的二維碼(QRCode),使用教青局的應用程式掃瞄二維碼,經認證後可讀取多項資訊,包括證件的有效性、持證人所屬學校、就讀年級和班別,以至衛生護理及學校專職人員的相關資料等。同時,推動教育機構做好校園安全演習和防災工作,並配合有關避險中心的設立,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及做好相關應變預案,以保護學生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推動家校合作,支持終身學習
為推動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新學年將舉辦以健康生活、生涯規劃、生命教育及性教育等家長教育活動,並推動更多家長參與親子閱讀,以提升兒童的閱讀能力及促進親子關係。持續舉辦多項家長培訓課程並推廣家長資源閣的服務,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家長提供更充足的支援。在終身學習方面,推行2017-2019“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及積極響應國家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週”舉辦一系列的社區學習活動,營造全民學習的氛圍;正式頒布《回歸教育津貼制度》行政法規,並在回歸教育的私立學校開展融合教育,透過完善津貼制度,為回歸教育的發展提供條件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