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港中大研可變形納米機械人群體

2018-09-01 06:30

【香港中通社8月30日電】(王來儀 張瑞絲)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30日召開發佈會表示,該學院成功研究出控制納米機械人群體形態變化的方法,希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有助於中風等疾病的靶向治療及臨床檢測。
據了解,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領導的團隊,受自然界動物根據環境改變群體形態的啟發,利用動態自組裝技術,成功將幾百萬個分散的磁性納米粒子組成可控的人工微型群體,並通過調節磁場的振幅和頻率,實現其多種可逆的形態變化,整項研究歷時近1年。
張立表示,微型機械人群體可攜帶藥物進入人體,未來在標靶治療方面有著很大應用潛力。單一的機械人所攜帶的藥物有限,而機器人群體不但有利於控制藥物劑量,也更有利於在人體內進行追蹤。他希望將這一成果應用於中風等疾病的治療或臨床內科檢測。
他指出,納米機械人的材料是帶有磁性的氧化鐵,通過電磁線圈對其進行操控,在微創手術中可協助醫生進行複雜任務,如成功穿過人體內的血管、細胞膜等屏障後再聚合到達病灶。此外,該成果也可用於核磁共振及眼部疾病的檢查。
目前該項研究仍在進一步展開中,中大工程學院正與醫學院合作,初步將對老鼠進行實驗,再引入臨床試驗。張立說,希望在未來5至10年內可用於病人的臨床試驗,“由於現階段的實驗為二維空間,而人的大腦是一個三維迷宮,需要克服更多障礙”。
他並表示,未來會考慮採用介入式工具或靜脈注射將納米機械人粒子送入人體內。而現時仍需要通過人工操控外部設備使納米機械人群體形態變化,未來希望通過計算機就能使其自動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