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市政署籲市民檢查冷氣機 預防滴水影響環境
  • 去年酷熱天氣有32日 寒冷天氣減至26日
  • 旅遊局資助社團推多項活動 冀帶動社區人流及消費
  • 2月中式酒樓營業額升28.3% 零售業超市營業額增21.9%
  • 澳門樓市「全面撤辣」措施明起生效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 澳琴攜14家企業赴新加坡推「一會展兩地」 兩天展期促逾500場配對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準備就緒 李鴻忠將出席開幕式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美國宣布啟動301條款調查 中國商務部轟:一錯再錯

蒼茫變幻的江湖 獨一無二的武俠

2018-10-31 07:01












1957年在《香港商報》上連載的《射鵰英雄傳》。 (互聯網圖片)

在《明報》上連載的《倚天屠龍記》。(互聯網圖片)

1981年,鄧小平會見金庸。(CFP圖片)

有人統計,金庸15部作品,共寫下1,427個人物,有瀟灑豪邁的蕭峰,剛正不阿的郭靖,也有乞丐變身大俠的石破天,虛偽狡猾的岳不群。這些性格鮮明的人物,令金庸小說成為經典。有人說,金庸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也留下了一個世界。

這麼多個人物,這麼多的曲折,在這蒼茫變幻的江湖,正者非正,邪者非邪。「俠」永遠是中國人的追求,但生命卻充滿了偶然,傳言金庸寫武俠是偶然,這偶然卻成為傳奇。

金庸的一生如同其筆下的小說一樣曲折,金庸出自浙江寧海查氏,查家是書香門第,清朝康熙年間贏得「一門七進士,叔姪五翰林」的美譽,詩人徐志摩是他的表哥。金庸就讀嘉興中學期間,八年抗戰爆發,失去家中援助的他展開流亡學生的漂泊生涯。

小龍女睡繩 來自求學時經歷

金庸在這段期間曾受過軍事訓練,會開槍,擲手榴彈,亦曾在西南苗人與漢人聚居地生活兩年。1941年,金庸進入當時位於重慶的中央政治學校就讀外交系,他曾回憶當時生活的刻苦,常躺在一張板凳上睡覺,「一睡一小時,怎麼睡都掉不下來」,後來《神鵰俠侶》中小龍女在繩上睡覺的橋段,據傳就來自這段經歷。

為了寫小說 創辦《明報》

1945年抗戰勝利後,金庸曾在杭州《東南日報》任外勤記者,1946年秋進入上海《大公報》擔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派任香港分社服務,1952年轉調《新晚報》負責編副刊、寫影評。

1955年,當時的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結束在《新晚報》的連載,時任總編輯羅孚要求金庸接下小說連載的重任,金庸在壓力下創作了《書劍恩仇錄》,沒想到一出手便驚動武林,從此展開寫作生涯。1958年,連載的《射鵰英雄傳》每七天就被盜印成單行本出版,金庸老同學、任印刷廠經理的沈寶新便建議金庸辦武俠雜誌《野馬》,專門登載武俠小說。

但《野馬》籌備了三個月,報販又建議他們改辦報紙,既有影響力又能盈利,於是《野馬》就變成了《明報》。

為了《明報》銷量 拯救小龍女

1959年5月20日《明報》創刊,只有四個版,頭版登時事,其於版面登雜文,而第三版就是後來風靡華人世界的《神鵰俠侶》。金庸的好友倪匡曾透露,金庸原本想讓楊過與小龍女永不相見,但當時正是《明報》初創時期,如果小龍女就這樣躍下絕情谷而消失,恐怕讀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報》,於是讓《神鵰俠侶》喜劇收場。

與夢中情人同月同日離世

金庸用他的筆,圓了無數中國人的武俠夢,在俠客世界的江湖裡,不只有刀光劍影,也有痴男怨女,而金庸本人情史亦很豐富,一生經歷三段婚姻,除了三任夫人,傳聞金庸非常迷戀50年代影壇美女夏夢,筆下王語嫣、小龍女的原型就是她。

據傳金庸為了接近夏夢,以筆名林歡加盟香港長城電影公司擔任編劇,然而夏夢21歲便與富商林葆誠結婚,始終和金庸維持友好關係。巧合的是,夏夢逝世於兩年前的10月30日,兩人同月同日辭世,或許兩人在來生有機會續上這段未了情緣。

金庸與夢中情人夏夢同月同日離世。(CFP圖片)

除獨孤九劍 金庸的第二支筆

《明報》於1959年創報至1992年控股權轉移這33年,金庸除每天在報紙連載其武俠小說外,他的另一支筆,則專注於每日的社評(社論),7,000多篇社評數量驚人,而這些社評在兩岸三地這33年間,竟起著一股能「左右大局」的能量。

時值國內形勢動盪,金庸的社評夾雜不少他武俠小說的用語,一時東方不敗,一時又岳不群,皮裡陽秋。如1983年12月15日一篇有關〈中英港的基本要求〉社評說:「香港人一向以態度現實著稱,但九七問題關涉到每個人的身家性命,在念及和論及時顯得頗為情緒化,由於前途茫茫……有些像楊過失落小龍女後自創一十七招黯然銷魂掌,「心驚肉跳」、「無中生有」…那本是人情之常,以楊過之賢,尚且難免,何況吾輩?」金庸於1944年(時20歲)在重慶讀通《資治通鑑》一遍,他中年後稱:「我讀《資治通鑑》幾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

《資治通鑑》令我了解中國的歷史規律,差不多所有中國人也按這個規律的。」據說連美國國務院、台灣政要都剪輯他的社評,作為研究和參考。

金庸生平

原名:查良鏞

出生地: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

配偶與子女: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兩子兩女。1976年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娶第三任妻子林樂怡。

創作事業

1945年,在杭州《東南日報》任外勤記者。

1946年,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後調往香港分社。

1952年, 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 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1955年,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1957年,離開《大公報》,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編劇。

1959年,創辦《明報》。

1972年,宣布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獲政要接見

1973年, 以《明報》記者身份赴台訪問十天,獲時任台灣「總統」的蔣經國接見。

1981年,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

1989年,在《明報》創辦30周年慶祝茶會上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明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3年,赴北京訪問,會見江澤民。宣布辭去《明報》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

1994年,辭去《明報》所有職務,正式退休。

獲頒榮銜

2000年,獲香港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

2004年,獲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勳銜。

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2016年,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