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 強生分拆後季績未及預期 醫藥部門表現失色
  • 內地客監管消息帶來衝擊 友邦股價見近七年新低
  • 高盛首季盈利增近三成 投行業務復蘇帶來支持
  • 華晨再派特別股息 大行料派息仍陸續有來
  • 周大福內地擴張步伐減慢 掀動市場負面反應
  • 莎莎上季港澳銷售倒退 拖累股價急跌一成
  • 招金急升五成後借機配股 市場回吐部分升幅
  • 迅銷中期純利多賺27.7% 惟績後股價有回吐
  • 摩通業績展望未及預期 績後股價罕現大幅度下挫
  • 地產股受累減息預期降溫 大行更偏好零售收租股
  • 網易暴雪復合憧憬漸退 市場更期待微軟的合作發展
  • 電信業投資高峰期已過 長飛光纖將要逆行而上
  • 藍籌能源股神華走勢凌厲 股價升至近三年高位
  • 恒生回購計劃有驚喜 市場期望股價從後趕上
  • 思捷獲潛在投資者青睞 重組憧憬連日刺激股價
  • 舜宇3月手機鏡頭出貨增三成 市場始見樂觀訊號
  • 歐舒丹停牌待發內幕消息 市場揣測私有化快將公布
  • 中港股市交投偏軟 券商股逆境下表現有別

五國買樓稅項注意

2018-11-07 07:03












加拿大買樓的稅費項目則比較多, 一共有13項。(互聯網圖片)
在澳洲買樓,除去購買所需花費之外,投資者還需要預留樓價的5至7%的金額來支付各種費用。 (互聯網圖片)
在新加坡購買物業時,海外人士需交納18%的印花稅。 (互聯網圖片)
美國購買物業花銷最大的項目為交易稅, 一般在0至2%之間。(互聯網圖片)

海外物業投資早已不是甚麼新鮮話題,投資得當可以收到相當樂觀的回報。買樓時必須支付的稅項費用是重要的成本,譬如美國買樓花費最大的項目為交易稅,佔比最大為5%。而澳洲除了基本稅費外還需額外交付中介費,印花稅的金額亦隨州而定不等。華人佔比較多的新加坡在購置物業時還會根據身份的不同而交納金額不等的印花稅,如海外人士需交18%,而當地國民則是交納3% 左右。 (文:蘇祺)

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及新加坡均是熱門樓巿投資國家。美國樓巿投資方面,買樓稅項的主要項目有律師費約500至3,000美元不等,交易稅為0至2%,產權保險約為住宅價值的0.3% 至0.5%,最後一項就是房檢費,在300至500美元之間。可以看出,在美國購買物業花銷最大的為交易稅,所佔比例在3至5%。澳洲購房則需要交納印花稅,約為房價的4至5%之間,並且每個州的稅率不一,貸款機構費用約為1,000至2,000澳元,律師費在1,000至2,000 澳元之間,還有中介費需交納1至2%。澳洲的印花稅向來較高一些,所佔比例為5至7%,亦是買樓稅項中的大頭部分。買英國樓需要交納印花稅,是所購買住宅價格的1至15%,比例根據物業總價不同而定,律師費在500至1,000英鎊之間,還需要交納樓價1%的中介費,其中印花稅是明顯花費最多的一項,佔比在5至10%以上。

新加坡海外人士需繳18%印花稅

加拿大購房需要交納土地轉讓稅,稅率約為樓價2至5%,一般以律師計算為準,驗樓費約350至500美元之間,律師費約為1,500至3,000美元,最後一項是產權保險,一般約300至2,000美元左右。不難看出,在加國買樓,最大的稅費項目為土地轉讓稅,佔比在6至8%之間。最後是新加坡,當地購樓需交納印花稅,當地國民交3%左右,海外投資者則需交納18%。律師費方面則不超過3,000新幣,中介費則是樓價的1至2%。

澳洲樓印花稅比例因州而異

在美國,對於買樓來講,交易稅所佔比例是最大的,而律師費的差別亦很大。特別是在紐約市,律師費較其他城市高出很多。產權保險一般為物業價值的0.3 至0.5%,其他費用各地區差距不大,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國買樓的中介費用是由賣家承擔。而在澳洲買樓,除去購買所需花費之外,投資者還需要預留樓價的5 至7%(一般不超過房屋總價的10%)的金額來支付各種費用。假如需要另外申請按揭貸款,那麼費用支出會額外增加,其中印花稅比例因州而異。

在英國買樓時,房產印花稅的徵收標準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不定期更新的。加拿大買樓的稅費項目則比較多,一共有13項,其中有一項是不能忽視的土地轉讓稅。投資者需要交納的稅費金額完全取決於購樓時的價值,價值愈高需要負擔的土地轉讓稅亦愈高。當然對於首次購買物業的人士,政府會提供特殊福利。目前在新加坡購置物業,印花稅是最主要的交易稅費,在降溫措施影響下,18%的稅率會對很多買家造成決定性的影響。使外國人士購樓與本地人不在同等待遇,除要交納固定的約3%印花稅外,海外人士和以公司名義購買任何新加坡住宅,必須支付15%的額外買房印花稅。

英欲徵1%海外買家印花稅 明年1月諮詢

英國財政大臣夏文達早前公布今年度的秋季財政預算案,決定在明年1月份,就英格蘭及北愛爾蘭開徵海外買家印花稅1%而展開諮詢。國際地產公司高力國際的英國住宅業務負責人認為,雖然沒有數字可以證明外國投資者在英國投資後會將物業空置,但英政府卻錯誤理解他們會這樣做。

調查表明,售價低過60萬英鎊的物業,廣受本地投資者及按揭擔保計劃資助人士歡迎,但海外投資者不想負擔過多的海外買家印花稅,便有機會退而選擇較便宜的物業投資,變相與當地人搶物業,並對樓市供應造成壓力。另外,財政預算案亦公布,取消首次置業人士購買價值50萬英鎊以下的共用業權物業的印花稅,助購屋按揭擔保計劃亦延長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