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安穩生活不等於一切 蘇嘉豪︰實現理想要趁早
  • 三戰立會誓蹚渾水? 林玉鳳︰我未做到,就要做多一次!
  • 只談口號沒結果 林宇滔:除了鬧,更需要解決問題
  • 創意應與在地文化結合 于國華:荔枝碗規劃需要共同討論
  • 考核不離地 創意雖好 亦需社區關懷
  • 活化船廠 學生點子多
  • 「警鐘長鳴」個案摘錄
  • 警員「知法犯法」令市民失信心 蘇嘉豪:警權缺乏外部監督及制衡
  • 警隊內部違法個案頻生 黃少澤:我們不怕揭醜 無監督無進步
  • 醫療開支透明度低 蘇文欣:易生貪腐
  • 轉載虐狗片段反被告 周庭希:事件對公民自由十分不利
  • 虐狗司警先告狀。歐安利︰警察應受人尊重而非令人害怕,蘇文欣:事件傳達不良訊息
  • 荔枝碗出品 旅遊塔木船長滿草 談錦全:荒廢很可惜
  • 仿製爺爺漁船 羅立文讚靚 陳逸鋒:望推廣漁民文化
  • 本地舊漁船 修復後成觀光明星 Bibito Herinque:澳門需保育海洋傳統
  • 其他澳門出品「明星船」(部分)
  • 續期手續繁瑣 恐免費醫療被削 腎友:望政府傾聽病人心聲
  • 蘇文欣:公開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蘇文欣:公開醫療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黃潔貞:設專科培訓 提升本地醫療水平

施政辯論告終 能否提升管治水平? 蘇嘉豪:應改革辯論機制 議員官員同進步

2018-12-17 20:52


立法會一年一度的五司施政辯論終於在上週完成,歷時兩個半星期的施政辯論中,議員就五司中各項備受關注的公共政策議題與政府官員交鋒,而政府官員亦在立法會這個公開的平台上為自己的政策作解釋及辯護,議員及官員的表現,相信市民都看在眼裡。但是一直以來都有意見質疑,究竟施政辯論對於監督政府以及提升政府的管治水平有多大作用?直選議員蘇嘉豪就認為,施政辯論最起碼的作用在於,五司官員可以透過立法會這個公開平台,將所有政策都開誠佈公,對於提升管治的透明度有一定作用。
但蘇嘉豪提到,現行的施政辯論機制及規則似乎不太容許議員與官員之間就施政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而面對眾多的施政問題時,官員亦無法一一作出回覆。現行施政辯論機制僅容許每名議員有8分鐘的提問時間,每5名議員發問後,就會由政府官員作20分鐘的回應,之後每名議員會再有2分鐘時間追問,而政府代表則有10分鐘回應追問,「每個議員只能發言8分鐘,未聽到官員作答時,自然就會拋出許多問題,但因聽不到官員的回覆,亦無法進一步問下去。」
他認為,每名議員最多只能有10分鐘時間提問及追問,倒不如將這10分鐘時間變成議員與官員之間的自由辯論,每名議員與官員共享10分鐘,議員可以自由提問,並要預留時間予官員作答,「這樣會令議會的監督變得緊湊,亦令議員及官員一同進步,因為即場的答問是需要一定能力的,這對於議員、官員都會有進步。而每個環節能夠問的問題數量不會太多,但答問題的質素就會較高,因為可以對問題作更透徹的解讀。」
縱觀10日的施政辯論,雖然五司都分別祭出新政策、新施政方向,但是議員所關注的焦點往往離不開與社會民生有密切關係的部分,而議員所提出的不少問題亦曾在往年的施政辯論中提問過。或許有人會覺得議員的提問只是翻炒去年,毫無新意,但蘇嘉豪認為,這亦反映出政府的施政停滯不前的情況,「每年的施政辯論,翻來覆去地說一些老問題,其實也有其道理,因為施政有其連貫性,去年說了的問題,今年仍要繼續關注,不定期地透過公開的平台去跟進連貫的政策或制度改革是有必要的。」
「另外有一些問題則未必是跟進新的進度,而是追舊債或翻舊帳,種種情況其實就反映出政府用了365日的時間,但是施政中的許多問題仍然是停滯不前。」
同一個政府 各司對政策有不同口徑?蘇:官員要分清權責。
回顧過去在保安範疇及社會文化範疇施政辯論中,都有議員問到非法旅館刑事化的問題,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就帶頭反對刑事化,認為刑事化是解決社會爭端的最後手段,最好是用行政成本解決問題。但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就認同刑事化,認為可對違法犯罪行為起阻嚇作用,原因是現時經營非法旅館的犯罪成本太低。社會就有意見指,雖然二人非屬同一範疇,但都是在同一個政府共事的官員,但二人竟公開就同一政策提出不同取向的意見,質疑政府有否一個清晰的取態?
蘇嘉豪坦言,公共政策的討論中,政府要與市民取得一定的共識已經相當困難,但現在卻更「邁進一步」,連政府內部在同一問題上都無法取得共識,「究竟在同一政府中服務,是否代表要意見一致?我覺得不是的,但是對於社會來說,政府只有一個,這就要分清楚權責之間的關係。」
他指出,在打擊非法旅館的議題上,保安司的角色只是執法者,主責的部門仍然是社會文化司,即使未來要修法,來立法會引介法案的都應是社會文化司司長。同樣的情況亦出現在現時正在立法會小組會討論的「的士法案」中,雖然保安司認同在的士車廂內安裝錄影設備,但明顯地主責法案的運輸工務司不同意,「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保安司的角色都只是執法,變相在公開的場合上,若官員有大局意識,就應該清楚自己在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蘇嘉豪認為,會出現如非法旅館刑事化及的士安裝錄影設備的爭議,其實是因為作為執法者的保安司「講多咗」,「當然每個司長甚至是特首,都可以有與政府不同的意見,但是出來的時候,就應該要把政府有共識的意見講出來。舉個例,好像的士法案討論期間,運輸工務司就一直說政府在的士能否出租的議題上有兩種意見,一個部門認同出租,另一個部門就不認同,最終政府出到來的方案也是不能出租,這就是政府的態度。」
他強調,每名官員對政策有不同意見實屬正常,但是不能將不同官員的分歧放上枱面或明顯化,「這是在澳門官場上較為少見的現象,或許有可能與這一屆政府即將結束有關。」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